*第一冊從14頁開始,語言難度大大增加。將來時,進行時,過去時的時態引進來了。兩種語言的區別大大顯現,動詞形式的變化(其他名詞代詞都沒有變),表達不同意思,這樣的特點中文沒有,這種表達形式同中文是完全不同的。不需要給學生解釋這些時態和語法。把句子讀熟了,里面的東西就自然掌握了,以后老師同學再稍微提一提,語法就會了。這是一開始學英語就走另一條路,走正確的路,就是一開始就按照英語語言的規律特點來學習,一開始就向建立新的習慣的方向走,就遠離母語那種習慣,所以我們這樣的學習不用改變習慣,我們是培養建立另一種表達習慣(英文和中文的習慣表達脫鉤的學)。
這幾頁需要花費大的精力和時間進行影響式的浸透學習,由單詞(點),到短語/意群(片),然后到句子(面),從小的基礎點各個擊破,再整合到句子,直到整個句子的完全掌握。通過這樣的培養;潛移默化,達到英語習得的效果。
學員首先理解畫面的意思(可以中文理解,但不是中英翻譯),重點在于“現在狀態”,“要做什么”,“在做什么”,“做了什么”,一聽到一個英語句子就不自覺地意識到這個英語句子對應的英語圖畫,不自覺地意識到這個對應圖畫表達的意思,接收到對應的英語圖畫表達得信息(腦中形成這個意思---動作或狀態---的內存圖片),達到用英語語言進行信息交流的效果,達到語言學習和掌握的目的。也就是說,學生達到這樣的程度,能夠自動地把一個英語句子每一個意群(看到或者聽到時)同一個意思的內存圖片片斷相對應起來,整個句子完全呈現了,同時腦中也勾勒出了,腦中也顯現出了相對應的某個句子完整意思的整個內存的生成的(現場生成的)/信息圖片了,這是瞬間完成,不假思索的。這樣的習慣的形成導致另一種語言的自然習得徹底掌握,這是通過有意義的信息輸入comprehensibleinput來完成的(自己理解的小的意思片斷的信息輸入,到多信息片斷的整合,到大的整個句子的意思理解)。
習得句子的基礎是習得一個個單詞/意群,過度到整個句子。意群之間的連接,例如系動詞is,屬語法范疇,起粘合作用,其作用也是通過這樣的過程,通過刺激> - <反映來習慣之。這就是英語思維的練習,不自覺地培養英語語感,潛意識的張口就來。徹底避免了中文式的英語Chinglish。
看圖猜意,意(英)語相連;圖說英語,脫口而出。
第12-13頁的全部內容,請見:
https://mp.weixin.qq.com/s/Aoi1kG3HfHFlTjTibFGK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