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名字并不陌生,但真正談的上讀過的,此前幾乎沒有,即便是眾人皆知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也只是知道故事梗概而已。
所以這次無事,讀了沙翁的幾本經典作,淺談自己的讀后感。
――――――我是隨心所欲的分界線――――――
《麥克白》
麥克白, 一個相信預言的人作死之路。
麥克白本是幫助國王平叛反賊的功臣,只因在凱旋歸來的路上聽到了巫女們對他所說的預言,堅信自己將是下一任君主,在慶功宴上弒君代之了。此后開啟了‘誰擋路就殺誰’的模式,從一個大將軍變成一個殺人變態,不擁護?殺!不忠誠?殺!有嫌疑?殺!自古奪權篡位者都是嗜殺的,但麥克白殺了以后既擔心如女巫所言下一代君主不是自己的后代,又被殺過的孤魂心魔纏住。所以到最后,變成了個神叨叨的膽小鬼,最終死在了反抗者的劍下。
麥克白從一個英勇大將變成人人唾棄的人,往淺了說,在于人性的軟弱,耳根子軟,聽風就是雨;往深了說,是麥克白自己都沒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欲望。雖然有巫女煽風,有麥克白夫人加柴點火,可如果不是麥克白內心深處有這種欲望,恐怕誰的話都沒法影響他的決定,一起聽到預言的班柯就是最好的對立面。
其實人對自己的了解有多少呢,我時常在想,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在不同的時刻,我總會對自己的想法行為感到驚訝,涌出一種感嘆,‘原來我是這樣的啊’。
人的善變,未來的不確定,決定了誰都無法肯定的說我了解自己的全部,但在漫長而短暫的時光里,有‘我’的存在,本就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皆大歡喜》
皆大歡喜,被排擠的王子與落魄公主的故事。
說實話,在看這本的過程中,引起了我深深的,恩,不適感。肉麻的臺詞,狗血的情節,我內心的os一直都是‘哈,這樣也可以!’
簡單來說,奧蘭多王子在父親去世后各種被家中老大嫌棄,變著法的想整他。當然,沒有成功,也不會成功。在這個過程中理所當然的認識了落魄公主羅瑟琳女士,然后理所當然的一見鐘情,再理所當然的被反派追殺,理所當然的都逃到了羅瑟琳父親被流放的小樹林,理所當然的。。。在一起了,反派悔改出家了,被流放的人都官復原職,有情人終成眷屬,一切皆大歡喜。
好啦,其實中間也有一些小曲折,羅瑟琳的形象勇敢又溫柔也是挺招人喜歡的,但總的來說,肉麻是我最大的感受。畢竟這是戲劇,要達到戲劇的效果,各種快節奏也是正常的,不過想想臺詞真的太太太肉麻了,說話的是他們,害羞是我的份。
我想,沙翁一定是一個嘴巴甜翻的情話高手。
《奧賽羅》
一個英勇驍戰的將士,聽信小人的一面之詞,親手扼殺了他愛也愛他聰明美艷妻子。
愚蠢至極,這是通讀全文最大的感受。奧賽羅,勇敢有責任心,怎么就那么盲目的聽信小人的一面之詞呢?
嫉妒與猜忌就像魔鬼,當它們占據內心時,即便最強大的人也難逃昏庸的行為。
伊阿古是不折不扣的小人,在猜疑中開始所謂的報復,在人受傷后還會再補一刀。可他也是最為聰明的人,深諳人性中最為黑暗的一面,透徹的分析每一個人,抓其薄弱處攻之,“成功”的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一口氣連讀三本沙翁的代表作,朱生豪先生的譯文確實讓人感到流暢,就是突然有種要把英語好好學一學的感覺,不然連原版的讀不懂。
唯一感到不快的是奧賽羅中對于女性的低貶描述實在是太多了,可能也是時代影響吧。
經典雖好,我還沒癡迷其中,暫且到這里,緩緩后再讀沙翁其其他大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