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產品=購買理由+使用體驗
101、產品即命名
102、從臨門一腳開始,后工序決定前工序
103、讓顧客向我們買,更要設計如何讓顧客替我們賣
前面在企業戰略部分,我們討論了產品三戰略:
(1)業務組合產品結構
(2)每一塊業務,每一支產品扮演的戰略角色和承擔的戰略任務
(3)推出的戰略次序
這一節我們討論具體產品開發創意的話題。
產品開發創意的原點是什么?一般人會說是消費需求,要去研究消費需求。也有人說,消費者不知道他需求什么,你不做出來,他就沒需求。
我們說,始終服務于最終目的,隨時回到原點思考。最終讓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原因是什么,我們就從這兒開始,這就是“購買理由”。購買理由,是最后的臨門一腳,我們就要從這里開始創意開發產品。
當消費者購買了產品之后,他會使用產品,要模擬他的使用情景,創造使用體驗,這體驗讓他滿意,讓他驚喜,讓他覺得有樂趣,讓他覺得“值得回憶,樂于談論”——樂于談論,就是替我們傳播,就是替我們賣。
周鴻祎是顧客體驗的大師,所以他能想出“你的開機速度多少秒,你已擊敗全國百分之多少的小伙伴”這樣的使用體驗。我之前的產品公式是“產品=購買理由”,讀了他的《周鴻祎自述》,我改成了“產品=購買理由+使用體驗”。
購買理由,是客戶思維;使用體驗,是用戶思維。用戶思維,當然比客戶思維更負責任。
舉幾個案例吧:
第一個,是貴州益佰制藥“克刻牌冰喉30分鐘潤喉糖”的案例。前面說過益佰制藥克刻品類品牌案例。克刻既然是一個咳嗽藥品牌,那么,我們認為,她的邊際效益,金角銀邊的銀邊,足以支持一個喉糖產品,這也是釋放邊際收益。華與華給益佰制藥提出了潤喉糖產品開發的建議。
華與華怎么提建議呢,就是把產品創意出來,包裝設計出來,建議他們生產銷售。這是華與華的工作方法,重復一遍我們前面說的華與華方法工作原理:
(1)學習客戶的業務,理解客戶的業務,重新想象,重新設計客戶的業務。
(2)用超級符號的方法來降低品牌營銷傳播成本。
在前面的案例里,我們為益佰制藥、360、葵花藥業都重新設計了業務。后兩個成功了,前一個半途而廢,我心有不甘啊,這回我提議一個具體產品,用這個具體產品的成功,再推動我的克刻戰略。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是儒家思想最基本的工作原理,無論什么事干不成,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看自己還能做什么。反正你怪別人沒用。
比如很多人悲憤投標比稿機制,但他們就沒有想想投標比稿的“原理”是什么,原理是客戶提出一個工作任務,通過投標比稿來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供應商。華與華為什么不投標比稿呢,因為華與華就是提出任務的公司,不僅是解決方案供應商,更是“任務供應商”。客戶給我們派活,我們也給客戶派活。我立的項,誰來投標啊?
我們把下圖這個冰喉30分鐘包裝的最終呈現,拿到客戶會議室。我說,人們吃喉糖的體驗,是吃的時候很舒服,嗓子干癢痛得到緩解,十幾分鐘,一顆糖吃完之后,又開始不舒服了。所以,我們做一個能持續30分鐘的。可以把糖做硬一點,讓它融化慢一點。如果還是達不到30分鐘,我們把糖做大一點,那我還多一句廣告語——一粒頂過去兩粒。
這是產品開發的創意,是依據生活的常識,并不需要什么醫藥專業知識。
在產品創意之后,更重要的是營銷傳播的創意,核心就是品牌命名。
華與華方法說:產品即命名。
命名是決定性的,我們將這個產品命名為“冰喉30分鐘”。
它最終實現了華與華方法說的“放上貨架就開賣”,在上市第一年,沒有任何廣告實現了7000萬年銷售,兩年后達到2億一年。
這樣我們就得到一個產品開發的流程:
產品創意→產品命名→包裝設計→立項會議→產品開發任務書→技術開發→規模化生產→銷售。
研發,R&D,R是研究,D是開發。研究是技術問題,開發是營銷問題。營銷找到購買理由,提出產品開發任務書,研發部門完成研發。營銷一定要領導研發。市場部一定要抓產品開發。很多企業,研發和市場基本上老死不相往來,有厚厚的部門墻,華與華一直致力于幫助企業打破部門墻,我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呼吁市場部要搞大部制,要搞成公司里的發改委。
接下來講“產品即命名”。
如果我們不叫“冰喉30分鐘”,而是叫“克刻長效潤喉糖”,然后再打廣告說冰喉持續30分鐘,那一年投入2億廣告費,它也不一定能做起來。
這是一個語言哲學問題——詞語的權能大于話語的權能。
你說一句話,別人可能不一定相信,有心理防線。但是,在命名里,在詞語里,在名字里,別人就沒有心理防線,就接受了。
而且,直接在名字里,我們就不需要廣告語了,這又節省了成本。我們經常說:“你能不能說一句話就把這產品賣出去?”覺得這樣很厲害的樣子。其實,這成本已經太高了,做到極致,是一句話都不用說,靠一個名字就能賣出去。
詞語的權能大于話語的權能。假如你說:“別克商務車,貴賓級的享受。”那只是一句普普通通的廣告語罷了。假如你說:“別克貴賓級商務車”,那人家感覺要多賣5萬塊錢。
還有二十年前那個“TCL清晰型無繩電話”的案例。步步高是無繩電話第一品牌,可以說開創了無繩電話市場,那個著名的“賤賤”的廣告,一個小男人坐在馬桶上打電話:“小麗啊,股市又升了哦!”然后是廣告語:“步步高無繩電話,方便千萬家。”
TCL是后來者,那天我去深圳著名平面設計師陳紹華家做客,看見他正在給TCL無繩電話設計包裝——TCL清晰型無繩電話。我一驚,心想這是誰的招,好“毒”!他是清晰型,別人就不清晰了,那無繩電話,走遠了反正都不清晰。
果然,過了一陣子在電視上看見TCL的廣告,和步步高一樣,還是一個男人坐在馬桶上,著急的喊:“股市升了沒有?股市到底升了沒有?”然后是廣告語:“無繩電話不清晰,方便又有什么用?TCL清晰型無繩電話。”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