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堂妹考上了名牌大學(xué),她們一家今晚請吃飯。
媽媽發(fā)微信跟我說這個消息的時候時,我正頂著一頭起床特有的蓬松爆炸頭,站在客廳發(fā)呆。
這是暑假回家的第五天。按照“假期第一定律”,被媽媽嫌棄的程度會日益遞增。沒錯,明明是什么事也沒有的假期,才早上八點(diǎn)多,客廳里就傳來了媽媽的“奪命連環(huán)call”——快起床!!!每叫一聲,我頭頂?shù)谋ㄖ稻驮黾右欢危芸炀偷竭_(dá)了燃點(diǎn),就差一把火了。
我滿肚子憤懣,實(shí)在受不了了,被子一掀,開門出去。
“鍋里有早餐,你等一下吃。過一會兒把湯煮了,我打電話提醒你。”媽媽一邊給去上幼兒園的弟弟換衣服一邊對我說。我捂住我的爆炸頭,努力忍住我的不耐煩說:“知道了。”
她又絮絮叨叨了幾句,就帶著弟弟出門上班去了。
我又跑回了房間,門一關(guān),被子一蓋,繼續(xù)和周公約會。
2
等我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jīng)十點(diǎn)半了,手機(jī)還有媽媽二十分鐘前的未接電話。“我的天…”知道我又睡著了,媽媽肯定又要說一頓了。
硬著頭皮打回去,媽媽沒聽。
我趕緊起床洗漱,爺爺已經(jīng)在廚房把湯煲了。媽媽發(fā)來微信,說晚上有飯吃,叫我不用煲那么多湯,菜花也不用全炒。
我看了看廚房里冒煙的鍋和飯桌上煮熟的一盤子菜花,再看看手機(jī),一屁股坐下沙發(fā):“哎……”
3
下午五點(diǎn)左右,我們準(zhǔn)備出發(fā)去飯店。
和諧飯店,我們家聚餐最喜歡去的地方。這家飯店不遠(yuǎn),有早茶晚市,最重要的是東西好吃,而且份量足。
媽媽催我趕緊收拾好。我把箱子里的裙子翻出來穿上,鞋子是前幾天去海灘穿的,全是沙子。本來要洗的,但是我太懶了還沒洗,只好用力把里面的沙子使勁抖出來,再拿紙巾擦了擦,將就著穿上。
通常我們家有什么活動,爺爺奶奶是催得最厲害的,老人家扯著大嗓門:“怎么還不下來!趕緊的!快點(diǎn)!”他們催媽媽,媽媽就使勁催我。想想就有點(diǎn)煩,我最怕被人催了。
我趕緊拉著弟弟下樓。爺爺奶奶在二樓,我想著進(jìn)門打聲招呼,卻沒看見他們,只有風(fēng)扇在吹著。奶奶是中午回來的,我還沒見到她。我估摸著反正也馬上出發(fā)了,下去門口等她們吧。
門口那一塊小小的地方承載了我童年所有的回憶。小時候和家里的孩子們在門口路邊玩水、騎自行車、打羽毛球,看著門口石凳旁邊的小草枯了又長。而現(xiàn)在,堂弟堂妹已經(jīng)搬出去新家了,我去上了大學(xué),大的弟弟平時去學(xué)校住宿,我家又添了小弟弟。門口這塊小地方平時也只有爺爺掃掃垃圾,還有每天晚上都有來來往往散步的三兩行人在小石凳上坐著乘涼。這幾年旁邊又起了新房子,搬來了新鄰居,本來是四面陽光的我家,現(xiàn)在有兩面都緊挨著隔壁了。
我站在門口一陣唏噓。
等了好一會兒,媽媽終于下來了,臉色不太好。她說:“你爺爺奶奶說你路過二樓也不進(jìn)去打打招呼,沒點(diǎn)禮貌,唉,說的這些什么話,真是的…”我心一沉,開始心生厭煩。媽媽又說:“等會兒奶奶下來你就跟她說,你以為她已經(jīng)下來門口了。”我點(diǎn)頭說:“好。”
大人們?yōu)槭裁纯偸沁@樣,計較那么多。
4
到了飯店,很多親戚都來了。
表妹從新加坡買了手信回來給我,是一個小小的魚尾獅像。
一見到小表弟我就想跟他說話,他實(shí)在太可愛了,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樣,他給人一種特別率真的感覺,沒有其他孩子的一股小狡猾勁兒。
堂弟著實(shí)嚇了我一跳,前幾次見他好像還只比我高一點(diǎn),現(xiàn)在都快躥到一米九了。還記得他小時候特別喜歡咚咚咚跑進(jìn)我家,在客廳表演一套迪迦奧特曼打怪獸,然后再被他媽媽叫回去。
上菜前,大人們圍在一起說話,小孩子們在房間里打打鬧鬧,上躥下跳。以前在家里我們一大幫小孩總是熱熱鬧鬧,經(jīng)常在一起玩游戲,互相追逐玩耍,爺爺奶奶都操心不過來。現(xiàn)在長大了,都分開住了,再見盡管仍然一起說話,但都很是生疏了。
我正看著小朋友打鬧,媽媽突然拿手機(jī)給我看,屏幕上寫著兩行字,大體意思是,小姑給嬸嬸塞錢了,去年我考上大學(xué)時也沒見小姑給錢我們。
媽媽覺得小姑看不起我們。
剛出錄取消息那會兒,大家就在群里發(fā)紅包祝賀堂妹,小姑一家也發(fā)了。媽媽很氣憤地跟我說,上一年我考大學(xué)小姑沒發(fā)。在媽媽看來,給多少是心意,我們也不一定領(lǐng),你當(dāng)初日子過得拮據(jù)沒給我們我們理解,也不在乎這一兩百塊錢,但是現(xiàn)在你當(dāng)著我們的面塞錢,這做得也太過份了點(diǎn),明顯是看不起我們。
我也不好說什么,只是干笑一聲。
飯桌上,兩個最小的孩子分別坐我左右,我竊喜。我一會兒給弟弟夾菜,一會兒問小表弟想吃什么,小朋友聽話得很。都是些家常菜式,特別美味,畢竟是從小吃到大的家鄉(xiāng)口味,跟在學(xué)校附近吃的不一樣,再有錢也難買那種味道,尤其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飯,更是要好好珍惜。
小姑丈還沒過來,奶奶不停地催小姑:“來了沒有?來了沒有?再給他打個電話看看!”小姑不耐煩地說:“哎呀,打過了,他去接孩子了,到了自然就給我打電話了。”
菜都上了一大半了,還是沒過來,奶奶又催了好幾次。
大家快吃完的時候,電話終于響了。
小姑一邊接電話,一邊走出去想帶他們進(jìn)來。過了一會兒,小姑一個人黑著臉回來了。
“他以為我在家,跑去接我了,還在那里等我!他就不會打個電話給我嗎?!”
大姑問:“你沒跟他說你已經(jīng)來了嗎?”
小姑低聲咕噥:“我忘了跟他說了…”轉(zhuǎn)而又氣憤地說:“他就不會給我打個電話嗎?發(fā)微信我怎么知道,我又不看手機(jī),打個電話我不就知道了?”
氣氛一下子變得很尷尬,大姑說:“沒事沒事,趕緊叫他來吧,菜還熱著呢。”
小姑氣憤地埋怨:“他說不來了!”
這下子大家都驚呆了。
這怎么行,還帶著倆孩子呢…
最難受應(yīng)該是叔叔嬸嬸了,他們?yōu)榕畠号e辦的升學(xué)宴,現(xiàn)在被他們兩口子吵架弄得實(shí)在有點(diǎn)尷尬。
接下來,大人們開始使眼色,叔叔打電話給小姑丈,大聲叫他帶孩子趕緊過來吃飯;大姑和嬸嬸一邊聽著小姑埋怨一邊勸著她;小孩子們繼續(xù)啃雞腿、烤乳鴿還有炸蝦;我則裝作什么也沒聽到,繼續(xù)給小朋友夾菜。
直到大家散場了,小姑丈還是沒有來。
5
吃飽喝足回到家,晚上和弟弟看了小黃人。
一天就這么過去了。
媽媽睡前又來嘮叨了一會兒,說我太胖了,早上得早起出去運(yùn)動運(yùn)動。
作為一名快樂肥宅,早起是不存在的。
不過,明天試試早點(diǎn)起吧,箱子里帶回來的書還沒拿出來過呢。
2018.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