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廣東人,每年的臺風天氣對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每次臺風來臨之際,我們總是關心臺風何時何處登陸,接而連之的討論熱點就是有沒有通知“停工停業停學停市”,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最近一周在廣東珠三角沿海地區,最刷屏、最熱門的話題莫過于臺風“天鴿”和“帕卡”,及由此延伸的各種熱門。
由最初的“天鴿”所帶來的震撼影響、到后期的澳門、珠海遭受的重創,及駐澳部隊全面參與災后援助。再到“帕卡”將至,朋友圈頻繁上演七夕和“天鴿”“帕卡”的1314情人節各種蹭熱度。大家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全民關注,有的朋友還參加義工力行救災,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關注著。
這次臺風“天鴿”給珠三角帶來的傷亡人數和給澳門、珠海帶來的重創通過新聞、微信群、朋友圈等時刻沖擊著我的視覺,我突然驚覺,臺風對我來說,過去僅僅把它當作一個名詞,竟然都不記得臺風的一連串知識,也忘記了臺風來臨的各項準備工作。學過嗎?不記得,也說不出大概所以然了(或者學過了但是早已忘記了)。總感覺臺風與我的關聯就是等通知停工和停學,或者提醒家人呆在家里。
看著臺風“天鴿”帶來的種種傷害、各種危險畫面、及各種震撼小視頻在微信群中瘋狂傳播,我的行動是:不再繼續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錯誤態度,而是重新重視、重新學習臺風的知識及準備工作,并且拉上了兩個小伙伴(姐弟倆)一起體系學習。
學習的方式:視頻及畫面觀看+知識點體系講解的方式結合
視頻及畫面素材:
(1)微信群中各種10秒小視頻及網站上各種微視頻
(2)網站上各種新聞報道的配圖
姐弟倆更深刻的明白到:
1.看著那個不斷“砰砰作響的水井蓋”,還有“姐姐走著走著突然被卷沉沒”,那就是為什么平時走路時特別是下雨天一定要遠離水井蓋的原因
2.看看那一間間被臺風刮得門窗玻璃都支零破碎的房子,臺風天氣要遠離玻璃很重要
3.看著那出行的人遭遇飛來橫禍,被從天而降的鋁合金條橫穿胸腔的血腥畫面;看著那開著摩托車的大叔被從天而降的帳篷當場砸到在地;看著行走過程中被風刮倒的龐然大貨車;臺風天呆在安全的地方、宜靜不宜動很有必要
4.看著那一顆顆拔地而起的大樹還有被大樹砸中的車輛、人;臺風天氣、雷暴雨天氣都不能靠近大樹躲避
5.看著那漲起的大水淹沒整個停車場還有低樓層,臺風天氣車輛不能停在地下車庫,人也不能到低洼的地方躲避
6. 看著那些被風吹塌的簡易廠房頂、墜落的塔吊、橫腰折斷的廣告牌,一個又一個臺風天氣危險地方直觀得一目了然
7.看著那些被高開叫價的天價礦泉水和天價快餐,資源的緊缺決定了價格的高低,防范勝于未然,準備工作很重要
8……
僅僅依靠視頻和畫面讓姐弟倆一個個畫面了解這些知識點還是比較有限的,我們趁機一起學習了臺風的等級劃分和預警,以及臺風前中后的各項準備(我趁機重溫)。
知識點:
(一)臺風級別及風力等級劃分
熱帶低壓—中心風力可達6級,或陣風7級以上
熱帶風暴—中心風力7~9級,或陣風9級并可能持續
強熱帶風暴—中心風力為9~11級,或陣風11級并可能持續
臺風—中心風力為11~13級,或陣風13級并可能持續
強臺風—中心風力為13~15級,或陣風15級并可能持續
超強臺風—中心風力為15~17級,或陣風17級并可能持續
(二)臺風警報:
(三)臺風應對:
1.留意氣象部門發出的預警,臺風可能造成停水停電,食物礦泉水有備無患
2.準備必要的照明設備,如手電、蠟燭和蓄電的節能燈
3.強風有可能吹倒高空設施,易造成人員傷亡。如:各類危險陳舊住房、廠房、工棚、游樂設施、吊機、電線桿、樹木、廣告牌、鐵塔等倒塌。在臺風來臨前,要停留在安全地帶,避開危險地方
4.強風會吹落高空物品,容易造成砸傷砸死事故。如:陽臺、屋頂上的花盆、空調室外機、雨蓬、太陽能熱水器、屋頂雜物等。因此,臺風前要固定好自家的這些物品避免被風刮落傷害其他人,也要避免外出受到意外傷害。
5.遠離門窗玻璃;盡量避免在靠河、靠湖、靠海的路堤和橋上行走;
6.車輛盡量避免在強風影響區域行駛;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容易被吹翻造成傷亡
7.疏通下水管;轉移低樓層貴重財物以防屋進水
8.遠離靠近山坡,山邊等容易發生災害地方
9.最好不出門,出門不帶傘;不要在電線桿附近、大樹下避雨;在雨中不要打手機;
10.車輛不能停在地下車庫,人也不能到低洼的地方躲避臺風
11、如果被通知撤離,要立即去做,確保安全;
學習收獲:
與姐弟倆一起學習臺風這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獲是姐姐的提問:
1.風從哪里來的?
2.誰會提前告訴我們預警?
3.氣象臺是什么?他們怎么知道臺風要來?
4.臺風來了飛機為什么要停航?它們不會控制嗎?它們在天空中飛不是可以求助天神嗎?
姐姐在接受媽媽的知識灌輸過程中不是一味的接收,會有自己的思考。不過確實對父母的教育又是更大的考驗,還得解釋“真實存在”和“虛幻”。等我解釋了“風是因為空氣流動產生的”,接著問題就是“空氣流動是什么意思?空氣為什么會流動?誰在扇動空氣?”
雖然借著“天鴿”帶來的各種信息傳播畫面來讓姐弟倆認識臺風有些畫面比較血腥我也較難接受不忍直視,但也確確實實這些畫面感增強了認知和理解。
對孩子們的各種安全教育,我堅信不能僅僅依賴或者假借于學校教育更甚至等待孩子將來接受社會教育,而是應該嘗試用不用的方式同步進行家庭教育。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