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專門去看了“我們相愛吧”——周冬雨和六叔的故事,從開始的生疏和隔離,到后來的感動和不舍,到后來的成長和眼淚,結尾周冬雨的一曲“不完美的女孩”感人至深。
這段時間學校安排了一個談心談話工作,因為不想把工作做的那么無聊,我采用了繪畫分析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和學生進行溝通,一幅幅畫中我看到了一個一個不完美的女孩是如何被不接納,不理解,不接受,不允許,一張張畫紙上有千言萬語卻沒有正常的途徑表達。
“在你面前才是真正的自我”,這個你在哪里呢,或許在大部分人的生活里是缺乏這樣一個你的。大部分的時間里我們都會以面具示人,因為害怕傷害就故意表示出自己的清高,表示出自己扎人的那一面。因為害怕傷害而加倍的去防范,去很累很累地猜測別人的心事,筑起一道心墻。因為害怕傷害而故意和別人保持距離,因為對陌生的外界不確定沒有把控感所以,選擇了退縮,退回到自己的小小天地,獨自一個人承受那份孤獨寂寞,獨自一個人催眠,孤獨其實可以讓人成長。
不完美的女孩,一直在努力,一直變的更加完美,可是從來沒有得到父母肯定和認可的不完美女孩不明白,無論做到什么程度,其實也是不完美的,因為早已喪失了完美的力量,完美本身不重要,也不存在。重要的是當我們發自按自己的不完美的時候是什么想法。
我一直覺得寫的文章很好,源于初中和高中的時候老師在一直在夸獎,經常會被當做范文在全班傳閱,那個時候我很肯定自己,認為自己是可以寫作的。工作后,可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原因,我發現好多人寫的比我好多了,自己寫了很久也沒有上報,也沒有發表,也沒有成為大V,覺得自己上中文系真的是白瞎了,想做一個作家的夢想也是自己想出來的白日夢。
雖然自己依舊做著那個夢,可是心里覺得自己不是當作家的料,絕望之余,今年6月加入了一個寫作訓練營想要做最后的一搏,最后的實驗和驗證,如果我堅持不下來,我就放棄。你看,人要做一件拯救自己的事情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氣啊,我先在都記得當時報名時的悲壯心情。
在訓練營22天結束時,我認識一位值得我一生慶幸遇到的人。他鼓勵我去簡書寫作,他一次一次地說,你寫的很有特色,一定要去堅持。不厭其煩地鼓勵我,肯定我。變著法兒認可我,幫我找到文章中的亮點。
得到這樣一位本身已經很優秀的學長的肯定,我已經很滿足。而得到她的一次次的肯定和認可簡直就像鴉片一樣讓我上癮。我為了得到她的關注和點評努力去更文、我為了聽感到他對我文章的評價努力更文,為了用實際行動去證明他說的沒錯,我是可以的,我是可以寫作的去努力更文。
經過他長達半年的陪伴和引導,更多的是肯定和鼓勵,我已經意識到,寫作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夸獎和表揚,得到認可當然是好事,但更多的是讓我可以更靠近自己,更了解自己。我可以用寫作來修心。
我也會經常斷更,我也會消沉,可是他每次都會用巧妙的方法去鼓勵我,讓我重新燃起寫作的勇氣和激情。
確實,在人生漫長的路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可是有幾個人能有這樣的幸運。
不完美的淚,有人笑著幫你擦干。
不完美的心事,有人放在心上。
不完美的夢,有人幫你一起想。
不完美的歌,有人和你一起唱。
不完美的勇氣,有人說更勇敢。
犯傻犯錯的模樣,有人能認真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