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的第一篇簡書小記就寫這篇日記吧。我的疑問太多了。
越長大就越發現原來人是真的分等級的。而且從出生開始,感覺等級就已經被劃分了,之后就很難改變了。有的人很輕松就開了公司,賺了一輩子花不完的錢;有的人每天幾乎工作20小時,還拿著一份肚子都填不飽的薪水。這種差距到底是怎么來的呢?我覺得是和人的思維方式有關。
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
/********故事begin**********/
有個窮人,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訴說生活的艱苦,天天干活累的半死卻掙不來幾個錢。
哭了半晌他突然開始埋怨道:“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為什么富人天天悠閑自在,而窮人就應該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微笑的問:“要怎樣你才覺得公平哪?”
窮人急忙說道:“要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干一樣的活,如果富人還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
佛祖點頭道:“好吧!”
說完佛祖把一位富人變成了和窮人一樣窮的人。并給了他們一家一座山,每天挖出來的煤: 當天可以賣掉買食物,限期一個月之內挖光煤山。
窮人和富人一起開挖,窮人平常干慣了粗活,挖煤這活對他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挖了一車煤,拉去集市上賣了錢,用這些錢他全買了好吃的,拿回家給老婆孩子解饞。富人平時沒干過重活,挖一會停一會,還累的滿頭大汗。
到了傍晚才勉強挖了一車拉到集市上賣,換來的錢他只買了幾個硬饅頭,其余的錢都留了起來。
第二天窮人早早起來開始挖煤,富人卻去逛集市。不一會帶回倆個窮人來,這兩個窮人膀大腰圓,他們二話沒說就開始給富人挖煤,而富人站在一邊指手畫腳的監督著。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揮兩個窮人: 挖出了幾車煤去,富人把煤賣了! 又雇了幾個苦力,一天下來他除了給工人開工錢,剩下的錢還比窮人賺的錢多幾倍。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窮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賺來的錢都買了好吃好喝,基本沒有剩余。而富人早就指揮工人挖光了煤山,賺了不少的錢,他用這些錢投資做起了買賣, 很快又成了富人。結果可想而知,窮人再也不抱怨了。
/***********故事end**********/
然后,看到了吧。對待同一件事,不同的思維方式就決定了你的行為,結果就決定了你的生活方式與質量。是的,思維很重要,有遠見而不是只顧眼前小利很重要。但是,你們沒有發現他們都有一座煤山么?
原本的窮人現在有了煤山,每天挖挖煤,也能過小康的生活呀。原本的富人把煤山與其他人分享,快速獲利,并把利潤作為本金再做買賣,就過上了更富足的生活。倘若他們沒有煤山呢?
故事就是故事。還是別太認真的好。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別人的生活與思維方式我們永遠也改變不了。除非你是他的master,不然他干嘛要聽你的。更何況,有時候自己連領導和長輩的話都懶得聽呢。我們沒必要改變別人,而是要改變自己。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你想成為富人,想讓別人都以你的話為標準,想讓自己時刻成為焦點。那你必須要么有資源,要么有內涵。你總得給別人一個尊敬你的理由呀!
有句話說的挺好:你跟別人差太遠,別人會鄙視你;你比別人差一點,別人會很喜歡你;你比別人高出一點,別人會嫉妒你;你比別人高很多,別人會憎惡你;但如果你達到了別人永遠達不到的高度,別人就會敬仰你!夢想,本來就是一個被人嘲笑的詞,直到有一天你把他變成現實。所以我一直覺得,你成功了,你的話就是圣旨;沒成功,那你的話就是放屁。
我發現每個人似乎都不容易,都在很努力。而且,哪個人活這么大了,還能沒幾個拿來"吹牛"的故事呢?所以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而且是不同故事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每個人都沒辦法完整的體驗別人的經歷,所以每個人做每個選擇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們不要干涉別人的想法。如果實在想提點下,那也就僅限于提點下了,千萬別熱臉貼冷屁股,一直沒完沒了還討人煩。熱臉貼冷屁股,雖然初衷是好的,但別人幾乎都不會領情的,之后你們關系也不會很好,而且你還覺得你很無辜,熱心腸的付出了還不讓人待見。沒辦法,情商低。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額,我發現我好像又跑題了。。總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怪不得我語文作文最高分就得5分呢。剛開始,老師還給我5分,后來看我跑題太嚴重,就干脆在我卷子上畫小鳥了。這都成"飛題"了么?
沒關系,我原諒自己了,畢竟這是我的日記,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原諒,那還能原諒誰呢?又要誰來原諒呢?
啊,還有好多話要說呀,但是太晚了,明天還要上班…哦不,是今天要上班…美好的一天到來啦。早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