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莫厚于甚欲,
咎莫憯于欲得,
禍莫大于不知足。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德經》
我們常常說錢是萬惡之源。每當給學生講起這句話的英文表達時,我總會忘不了給出以下的補充說明:或許我們不應該這樣冤枉錢,因為錢只是經濟流通中的一種工具而已,而且,錢可以為我們解決很多問題,怎么會是萬惡之源呢?我覺得貧窮才是啊,貪婪更是。所以,大家可以先把這句英文背過,后面你們就可以活用了,比如把錢改成貧窮,改成貪婪等等。這樣的句子出現在你的英文作文里,一定是很大的亮點??!
其實,這也是我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感悟。難道不是嗎?我們應該感恩、感謝的恰恰是金錢啊,金錢可以幫助我們完成太多的快樂和夢想;生老病死,吃喝玩樂,無論物質享受,還是精神追求,我們都需要金錢來完善、來實現,哪一樣我們不需要它?只要用自己的雙手、用合法的途徑,把錢賺到手,讓錢給我們帶來美好的生活、快樂的食糧,我們對錢難道不應該懷有感恩之心嗎?
當然,一旦有人不擇手段,通過違法亂紀來賺錢,或者用錢做壞事,那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錢本身沒有問題,錢為我們所用,為我們服務,而如何用錢,取決于用錢之人,對吧?
因此,在我眼中,真正的萬惡之源,始終是貪婪。而老子早在《道德經》中就告誡我們說:
罪莫厚于甚欲,
咎莫憯于欲得,
禍莫大于不知足。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大意是:
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
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欲望。
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所以,我們會說知足者常樂!
可是,貪婪乃是人性的一大弱點,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貪念,誰又能徹底遠離呢?尤其在當今人心浮躁、物質至上的社會,人們對于物質的追求達到了極端甚至罔顧性命的程度,我們更需要時刻提醒自己:防人之心不可無,貪念之心不可有。
首先,時刻懷有防范意識。比如,保護自己的錢財不外露。俗語不是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嗎?平日過分炫耀而導致家中被盜竊的例子應該不在少數吧。
出門在外,也要注意不要隨便暴露自己身上的錢物,所謂“出門不露白,露白會失財”。一旦勾起別人的貪念,也有可能帶來經濟上的損失。
當然,失去點錢財還不算大事,錢沒了可以再掙,或許還可以破財免災。如果因為錢財被別人惦記而招致殺身之禍就太可怕了!
最近很多極端事件不都是由貪欲引起的嗎?
最可怕的兩件莫過于泰國殺妻騙保案和杭州殺妻碎尸案了。天津某男帶著妻女去泰國普吉島旅游,在一家私密性較強的別墅酒店將其妻殺害,并偽造現場向岳父母謊稱“妻子溺亡”。好在警方發現了端倪,這名男子在事件發生之前偽造妻子簽名,投保了11份保險,保險額總價值高達2676萬元。天網恢恢,罪犯最終伏法,以蓄意謀殺、殘忍傷害他人致死罪被判死刑。
另一件就是轟動一時的杭州殺妻碎尸案。去年7月5日,許某在家中趁其妻來某某熟睡之際將其殺害并分尸,此后對外聲稱其妻失蹤,并用此謊言隱瞞外界十多天。此案最終也被告破。許某殺人動機也是貪財,他想霸占女方100多平方米的動遷房給自己與前妻所生的兒子結婚用,遂產生殺妻歹念。
真是貪心不足蛇吞象,身邊人竟然會做出如此慘無人道的惡劣行徑,我們真的永遠不能小覷人性的貪婪弱點,人的貪欲根本就是個可怕之至的無底洞。
實際上,人世間很多罪惡都源自于貪念。但丁的名作《神曲》中列有七宗罪,而其中的三罪,皆和“貪”字直接有關,所以我常常會用“貪”字來解釋:貪吃(gluttony暴吃)、貪色(lust色欲)和貪婪(greed)。
而且,但丁自己把七罪之一的“嫉妒”也歸結為因貪婪而生。他說,嫉妒跟貪婪一樣,是一種因為不能滿足的欲望而產生的罪惡。貪婪通常跟物質財產有關,而嫉妒則跟其他方面有關,例如情感,或他人的成功。
其實,七宗罪中的其他幾宗罪和“貪”也不無關系,比如:懶惰。懶惰的產生難道不是因貪圖輕松安逸,貪圖不吃苦不受累之故嗎?
世間的任何人都是凡人,包括我們自己。每個人可能都會有被人性弱點所控制而無法自拔的時候。所以,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做人不可有貪念,要懂得遠離和放手。雖然做起來或許難于上青天,雖然有太多美好的東西,不由得我們不愛不戀、不想據為己有。
錢財如此,情感和其他亦然。眾所周知,愛情就像手中的沙子,抓得越緊,流失得越快。當你想緊緊握住時,最后可能只會空空如也。
所以,不如懂得知足常樂,有緣惜緣,無緣隨緣,與貪念保持適當的距離才是王道。“距離產生美”不僅僅用于我們欣賞自然之美和藝術之美,人際關系和物質追求上亦是如此。只有在時間、空間和心理上保持適當的距離,才不會影響和削弱我們對于生活和精神各個層面上的享受。
泰戈爾說:
By touching,you may kill;
by keeping away,you may possess.
觸碰,你會傷害;遠離,才會擁有。
By plucking her petals,
you do not gather
the beauty of the flower.
摘下花瓣的你,
無緣花的美麗。
這些先哲們的至理名言,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牢記在心的話。修身養性是人生每天的功課,修煉品行,凈化心靈,擺脫癡嗔貪,時刻提醒自己不得有貪婪之欲,害人之心。
貪字頭上一把刀,一旦入貪,就會被其毒害而迷失本性。這就如同毒酒一樣,入肚便無藥可救。若一味沉迷其中而觸犯法律和道德底線,殊不知,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到最后不僅一無所獲,反而會失去自己的卿卿性命。貪欲的無限膨脹,結果只有一個,就是自取滅亡。
因而,肆意妄為的貪婪必然會使人滑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而遠離貪念、知足常樂,才會成為漫漫人生路上的不倒翁,與快樂同行,與時光同在。
附: 但丁《神曲》中說,人有七宗罪,由重到輕依次為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暴食和淫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