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我應該是比較早的發現羅作家事件有貓膩的人,也盡可能快的第一時間發送到網上,并且也是第一次將寫的這個東西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特別這個第一次分享,我確實做了很多掙扎,因為我不想讓人知道我寫出來的蹩腳文章(文章內容請參考我的上一篇文章,在文末作者信息下面有)。
我鼓起這么大勇氣所寫文章卻收獲的點贊很少,點擊量也很小,我就開始反思了,除了人品不行外,我寫東西的技巧是不是有問題,我很快否定了前者,就咨詢了幾個要好的朋友,他們也給出了很耐心的答復。綜合得出以下幾點。
1.太散
文章內容太散,沒有組織好。我當時在不明白事件真相,也沒有調查能力的情況下,想指出幾個疑惑點,一是“羅文章”(就是那篇我不愿意再惡心各位的文章及事件)以及羅作者根本不需要錢,而大眾的方式是在幫著募捐,二是羅作家并沒有公開自己努力的信息,而是直接利用大眾同情心要錢,三是我覺得大眾的善良和惡其實一樣,會被別人利用,前者更甚,所以我們要多加思考和判斷。
但是這幾個疑惑點卻被憤怒沖散了,別人讀到了我戾氣,卻沒有看到我想表達的內容。說明我寫東西的時候并沒有聚精會神的用好寫作這個工具,沒有緊扣主題,發散太多,想說的東西太多,導致什么也沒說清楚。
2.舉例牽強
我舉了一個莊子和施惠的聊天的例子,這個例子本來是想說明莊子是通過偷換辯論概念取得大家認為的勝利,只是想佐證那篇文章不是在募捐,而大家卻認為它是在募捐。但是行文的過程中并沒有獲得讀者認同感,就是前文還沒有給讀者交代明白你說的什么,后面就舉例子,缺少一步步牽引讀者。
3.太多炫耀
有個朋友反應就是你的文章好像在努力的表現自己讀了不少書,知道很多東西,他又給我發了一篇文章,我讀完之后感覺文章通篇沒有任何的其他思想就是在質疑這個“羅文章”,從寫作來說它是成功的。文忌艱澀,我確實沒有做到,列舉了《秋水》《妞妞》以及古人的價值觀,雖然自己內心沒有刻意炫耀,但是已經造成了炫耀事實,這個特別減分。
4.啰嗦
文章本來都說完了,又加了一段《秋水》原文,很多人覺得很多余,我當時其實想表達我對整個事件不懂,我自認為分析的很多,但是肯定又高人,請站出來指點,我自比河伯,但是現在看來效果很差,看到最后點贊的沖動全沒了。
昨天很多公眾號,很多和"羅文章"相關的文章都寫的很好,非常值得學習。只有我在反思。其實收獲還是有的,我寫完后,我的朋友圈十幾個分享那篇大家寧愿認為它是真的的“羅文章”全部取消,當然也有可能不是因為看到我寫的東西,而是因為大面積調查和辟謠,但是我想就是因為文章,大家才收到了文字傳遞的訊息,所以還得好好反思好好寫。
PS:請您不吝點贊和批評指正,這對我鼓勵很大。凌晨兩點于北京去往西安火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