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瞬間》
啊Ben
北馬過去三天了!關于北馬的報道鋪天蓋地,不知道為什么我的第一次北馬結束,我選擇了沉默。八公里開始一路岔氣至終點,能夠完成已是萬幸,4:27:26的成績比上次跑馬慢了足足一小時。我是如何度過這四個半小時的,我想鬼知道我是怎樣跑過來的。我還是愿意選擇沉默,只有跑過的人知道。就像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一樣。
我還是想記錄一下我的北馬,那些在備戰和參戰北馬過程中微不足道的瞬間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總是帶給我莫名感動,體會到其中的溫暖以及帝都這座城市的厚重和歷史文化內涵。
9.15號的時候娟姐在群里發布消息:一朋友因為傷病原因無法參加17號的北馬,現將自己的北馬免費名額轉讓,只要完賽獎牌,其余全部歸“替跑者”。這對于被炒至1000¥~3500¥北馬轉讓費來說是讓人感覺不敢相信的消息,確認屬實之后。我在奧森跑團幫忙轉發此消息,之后團里一位跑者上門聯系。因為彼此從未謀面,相互也是一無所知。我再次重新確認他的可靠性,李大哥這樣回復:“不為別的,就為職業的尊嚴和軍人的榮譽,我也不可能做一個騙子。”同樣作為軍人的我,內心瞬間被震撼了,一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話,卻折射出我們軍人內心的堅守與突圍。16號我們約定在奧森見面,順利完成轉讓。17號也順利完賽,3:40滿足了所有條件。我、林焱大哥和李思源中校就這樣因為北馬結緣。北馬結束了,但我們的情誼才剛剛開始!
9.16號晚九點,我拿到最后的“通關密碼”,在組織的幫助下趕往預定的前門觀旗大酒店。地鐵在23:00到達前門站,此時的天安門廣場略顯冷清。走出B口,大街上看不見人影,為避免走錯路我再次撥通酒店客服但還是讓我不明方向。這時恰好來了一位阿姨,我立馬上前詢問,她環顧四周,略微思考一番,然后告訴我路線。道謝后,我上路了。待我到達酒店卻被告知,我現在是在前門西店,但我預定的酒店是東店。所以我走錯了!就在我憤怒地走出酒店的時候,卻看到剛才那位阿姨也站在酒店門口。她趕緊靠過向我表達歉意,然后又耐心的告訴我路線,當時的她就像一個做錯了什么事的孩子。我的心情一下子復雜起來,內心被這位阿姨的善良與淳樸所感動。她一定是想起來這邊有兩家店,自己指錯了方向,又追上來告訴我。
待我和阿姨告別之后,已經十一點半了。為了不耽誤休息時間和避免再次走錯路,我選擇打“黑車”。走向跟前的司機,和他談妥價錢之后,他卻轉向旁邊的司機說道:“老劉,你來吧!今天晚上也開個張,這筆你做了,我等下一個!”我瞬間一臉的懵。什么時代了,傳說中的“盜亦有道”還在民間上演,而且經久不衰。
17號早上四點起床,開始準備比賽。五點五十順利檢錄,達到廣場。從未見過如此嚴格的安檢,廣場每五十米就有一名武警戰士和數不清的保安和公安干警;全程42.195km每一百米就有一名戰士。存完背包之后,在正陽門等候我們來自全國各地的警察馬拉松愛好者。他們戰斗在全國的執勤安保一線,他們也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對運動的熱愛和對自我極限的挑戰。全國來跑北馬的警察有兩百多人,我印象最深地是我們跑團的負責人娟姐。她昨晚夜班,五點下班而后就趕過來,準備比賽。還給我們大家帶來了專屬“福利”:2016黃色手環,這可是北馬跑道最牛的身份識別碼。認識娟姐還是在8.28的北馬測試跑的警醫聯誼會上,她集組織者、參賽者、志愿者三種身份于一身。義務為大家服務,還自費為大家準備了牛肉。北馬是她第一次全馬,速度不算快,她說自己能跑完就好。一路上邊跑邊玩,和大家一起有說有笑六個小時也不覺得疲憊與漫長。她就是那樣樂觀積極,不辭辛苦的為大家服務,帶給大家歡笑。
北馬因為賽事級別的提升,報名門檻的提高,更多的人是被擋在北馬門外。沒有中簽的跑者,也沒有就此沉默。醫警聯誼在29km和38km建立了私補點,特意為警隊和醫路跑團的朋友提供能量補給,像申浩大哥、冬梅姐、退休自學攝影自愿無償為大家拍照的羅貽鳳阿姨,當然還有很多我不知道名字的朋友們。以及無數的北京市民在路邊為選手加油鼓勁,還為大家提供西瓜、葡萄、蛋糕、牛肉、啤酒等補給品。在36km處我享用了北京市民提供的冰葡萄和一小杯啤酒,給了我極大的能量供應,支持我跑向終點。
在4.10的楊凌國際馬拉松上我結識了欒大哥,當時他說自己今年五月份從警隊退休,而我是七月份軍校畢業。我和他一起牽手沖過終點線,當時我們約定九月份北馬見。今天我們實現了五個月前的約定,在北馬再此出發。還有我的馬拉松引路人熊教授,我們也約定北馬再出發,今天也一起奔跑在北馬的跑道上。今年已經57歲的他,16號剛以太馬430兔子的身份跑完太馬,背靠背挑戰全馬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完成的,而且今天他跑出435的成績。還有警隊的洋哥、郝哥、杜大哥、楊哥、浩哥等,太多太多因為同一個愛好而聚在一起的朋友。就像跑完北馬,我說:“最美的不是42.195,而是我們的約定。”
Form: 啊 ?Ben ? ? 20160921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