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我這些年的工作經歷,并希望有朋友能給中肯的評論和指導。
本人屬于從小到大一直都不明確自己到底想干什么的人,中規中矩,有大的抱負,不出彩,但是能踏踏實實干好一件事。現在看應該是屬于比較好的執行者,大的方向把握不足。
08年全球金融風暴可能改變了我的職業生涯,往年可能擠上進入“四大”列車的我,09年并沒有成功,誤打誤撞進了一個國外某航空代理公司做了地勤。后來的我聽到了一句話“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要是現在分析當時為什么做出那個選擇,原因應該有以下幾點:
1、月薪較高(當時是5k/月,在09年的上海算應屆生較高的);
2、光環效應。因當時公司主要做私人飛機服務,每天接觸高端人士,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3、虛榮心。其實以上兩點都可以算出虛榮心,面試我的女經理美貌異常珠光寶氣,讓我覺得仿佛自己以后也會如此,當時的我向往好的生活。
4、可以經常出差。每周都在出差,穿梭各大城市各個機場。于是今后兩年,我去遍了中國幾十個各大主要城市。
其實說這么多,很多人心中已經有了我的一個基本形象,甚至是大致的相貌。那時候的我活的太不真實,不過我還是一個工作上的完美主義者并渴望得到更好的機會,將來得到更高的職位,受到社會的尊重。于是兩年后我提出了辭職,因為當時的公司只是想讓我五年甚至十年從事同樣的工作。
性格較為內斂的我選擇了去做銷售,當然銷售的就是我前兩年一直做的業務,有個前同事成立了一個私人飛機地面服務公司,因前兩年我工作一直比較認真細致,便挖我去做了銷售經理,工資比第一份工作翻了三番。
前半年是我們的蜜月期,后面我們產生了分歧。作為一個性格不成熟,年紀較小,工作完美主義者的人,我和私企老板逐漸格格不入,我一直嘗試去理解一個創業者的艱辛,但是我沒有辦法做到感同身受。所以我不能接受一些素質低下的客戶、私企掙錢的一些卑鄙小伎倆、政策的朝令夕改、極頻繁的員工流失等,由此我看到了自己不適合創業,也覺得自己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
這時候,時間已經到了2012年夏天。我加入了一個大公司,隸屬于國內四大航中某一個航空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做私人飛機的包機和運營經營。一切又變得有激情起來,工作的第一年我因銷售業績突出,很幸運,在13年有管理干部競聘機會,我競聘成功,開始帶銷售團隊,幾乎同一時期,我結婚了。13年、14年兩年,我經歷了人生的幾件大事,買房買車結婚,事業也蒸蒸日上,在公司屬于最年輕的基層干部之一,在別人眼里看來我屬于比較優秀的類型吧,那段時間我也一直斗志滿滿,每天安排大量的工作,也期盼抓住這次機會在一年到兩年后能再上一層。這段時間,我進步很快,也慢慢的成熟起來。
到了14年下半年,公司風云突變,一把手辭職,新領導空降,緊接著一批核心職能部門中層干部集體換人,我想再上一層的希望徹底破滅了。現在部門來了一個新領導,與我同歲,是現任總裁的心腹(之前的行政助理)。不得不說,我挺認可此人的業務水平和本身素質(思考方式、做事方式)的,但是總是缺了點什么,一開始是我們心中的不服氣,現在我覺得應該是領導個人魅力的缺失。我覺得,一個部門的一把手可以不懂業務,但必須有管理能力,有激勵別人的能力,而這些也許是到了一定年紀才會有這種能力吧。看到別部門的凝聚力,我們現在就似一盤散沙,各自為政,長達半年各種遲到早退,并觀察分管副總裁與總裁的斗爭,誰也不知道該聽誰的,誰也不愿多做事,怕得罪人。
時間跨入了2015年,斗爭慢慢有了結果,年輕的部門一把手似乎順利上位,并有很多業務上的指導,有了很多管理上的要求。仿佛15年,一切都要走上正軌。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跟我有同樣的職場經歷,我之前也不知道知乎這個分享的平臺。不知道寫這么多會不會有人看,呵呵。
我試過一些面試,可是別人都覺得現在在某航比較穩定,也是年紀輕輕上了管理崗位,現在要離開總覺得我不是很穩定。并且私人飛機行業在國內還屬于年輕行業,公司并不多,大多比較亂,我也不會輕易的做出選擇。
我有一些選擇:
1、留下再干一到兩年銷售。做精業務,不參與人事斗爭,交出權力,平平安安的做著;
2、去一些新的地方一些新的公司,找回工作激情,遠離低效率和乏味的人事斗爭;改變自己,回到努力的狀態。
3、中規中矩工作,準點下班,去學習新技能。本來想去讀金融的在職研究生,將來想從事飛機融資租賃這一塊業務。
4、積極參與現有公司的斗爭,努力掌握權力,排除異己,好讓自己的一些職業想法能夠落實。
5、認命,這只是一份工作,天下的工作都差不多,平常多看書,沉淀自己,等機會,也許3年也許5年,有機會就上沒機會認命,命里有時終須有,莫強求。
假如我現在還沒成家,有可能上面會少幾個選擇,呵呵。如果是你,你怎么選?
寫了這么多,希望和感同身受的人多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