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對迷茫的方式
今天和公司副總聊天。她已經在這里辛勤耕耘十來年了,見證了公司的飛速成長,以及如今的青黃不接。“很多事情都很無奈啊,當初最輝煌的時候,誰會想到互聯網的沖擊來的這么快這么兇猛?等到感覺不對想要轉型,早已經遲了?!?br>
由此聯想到: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怪物正在襲來,我們自己又該如何應對?如何轉型?如何讓自己活的有價值?
這些問題沒有那么容易解答——因為整個人類長期以來的自我優越感都被打破。幾千年來,我們終于相信了“人定勝天”,結果現在我們竟然比自己創造出來的機器還不如…
軍哥很焦慮。所以我堅持6:20早起一年了;平均兩天就在簡書或公眾號上發表一篇文章——現在是日更;我在得到、網易云課堂、維庫、一塊聽聽等平臺上消費了大幾千,生怕自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每天運動30分鐘;早上提前一個小時到公司練演講。
管它槍林彈雨,我已百煉成鋼。你說軍哥還有什么可害怕的呢?——來吧,狗日的,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2,關于舒適區
周末的時間真是太「低水平重復」了。
昨天認識一位自學成才的知名主持人,我在微信上開玩笑說也許可以去采訪她,寫寫她的故事。
也許我真的應該邀約一些大牛去做采訪,每周末深度交流一次,既擴展了圈子、接觸到新的觀念,又是絕佳的寫作素材。
重復讓生命凋亡。變化、挑戰、流動、開放,這些東西才是生命的成長源泉。除了做采訪、我還可以寫虛擬故事、寫超長篇、寫課題論文……寫作如此,人生亦如此,不斷跳出舒適區才行啊!
其次,寫作吞噬了軍哥太多時間。
我常常在一篇文章上占用自己2-3小時,投入產出比太低。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寫東西越慢,就越沒有時間閱讀;但若不加強輸入,輸出的時候又會靈感匱乏,干癟無味。
于是,我想隔天寫一篇日記,就像今天的文章一樣。
日記不同于其他的體裁,興之所至皆可下筆,行云流水省時省力。既能幫助我保持「每天寫作」的習慣,又能騰出更多時間讀書思考,一舉兩得啊!
至于另外一天,就必須針對一個具體主題,一絲不茍地寫透?!该刻鞂懽鳌拐娴臎]有那么難,任何事情都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因為我們大大低估了「凡事提前準備」的威力。提前寫好提綱、閱讀主題相關的書籍、上網知乎搜狗一下,碼字簡直像吃飯一般簡單。
哈哈,軍哥就是這么機智!
3,人生的概率論
懂得用概率方法來思考問題,就不至于在很多問題上頭腦發熱去“賭博”。以下的內容摘自一位奇人的文章,分享出來給你看:
投資股票的方法,一個勝率很高的策略是:在股市少人問津時(比如在百度指數上,「股票」一詞熱度很低的時候),去買那種市盈率很低的績優股。
如果創業,就要篤定做一個連續創業者。為什么呢?因為每一次創業的失敗概率都比較大,但是連續創業是相關性的,這個跟概率有關。在承認每一次失敗概率大的前提之下,可以做幾件事情,這幾件事情讓自己下一次創業成功的概率會提高。甚至說在下次創業不成功的情況之下,自己依然有收獲。是哪些收獲呢?第一要讓自己身邊的人越來越強,管人和讓人信任的能力越來越強;第二要讓自己的口碑在業界越來越好,越來越有名,名氣是可以變現的,這一點非常重要;第三叫融資能力,融資能力其實是核心能力,就是說自己的身價,自己拉一個團隊,值多少錢。融資能力在每一次創業之后需要增長,即使第二次創業失敗了,第三次創業融資的能力必須比第二次要強。所以這幾件事加起來,你可以讓下一次創業的成功概率比上次大,連續創業就講的是這種情況,就是相關性。
風險是概率,疾病是概率,財富本質上也是概率函數。人生的攻略無非是充分理解概率,尊重概率,盡量集中資源去做大概率的事情,不斷增加對正確的概率的投入,減少錯誤的概率,不斷增加健康的概率,減少疾病的概率。
引用這大段的內容,是想和你一起保持警惕:焦慮的時候,更要小心自己的盲動。人的成功,關鍵在于少犯錯誤:越焦慮,越要降低行動風險,只做那些大概率會有收益的事情。比如健身。
聊到這兒,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