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驚奇地發現,現在每次法定假結束時,鄰居阿叔都和我一起出門,不同的是他回縣城,我回深圳,卻勾起我對以往的記憶。
?
? ? 我老家是江西的,搭上改革開放這趟列車的晚班車,我的父母在九十年代初就南下務工,憑著一技之長也算是給家里生活條件進行了一番改善。
?
? ? 我作為留守兒童,印象中對父輩的人印象要不就是出遠門務工,比如廣東、浙江等地,要不就在家種田。甚至一直到近幾年,依然如此。
? ? 可就這兩、三年開始,陸陸續續,老家村上很多戶人家,平時基本都住在縣城,很少回鄉下,隔壁臨村也一樣的狀況。而且趨勢越來越明顯。一個個村落平時都見不到多少人了。
?
? ? 顯而可見的村落的落寞,卻換來了村民進城的幸福感。
? ? 就以鄰居阿叔為例,他目前五十大幾的年齡,一個兒子,三個孫兒女。兒子兒媳在縣城買了房并在那上班。
? ? 五一回去和他聊了下,他侃侃而談,他和他老伴在縣城可以幫他兒子帶孩子,并且接送小孩上下學。與此同時他還可以出去打臨工,一個月下來賺個一兩千塊不成問題。
? ? 可別小看了這一兩千塊,他說,在鄉下一年通過種植農作物獲得的收益折合下來每月也就幾百塊。
? ? ? 他依然是笑著和我說,他感覺現在很幸福,一家人又可以生活在一起,又能彼此扶持。說著還指著他家后院的果樹和菜園子,說最棒的還是他現在這種生活狀態,家里的果樹和菜園子也沒荒廢,隔一段時間回來捯飭一下,收成還不錯,一家人還能吃到新鮮健康的有機食品。他自己管他叫新城鄉結合居民。
? ? 是啊,縣城離鄉下的距離,在以阿叔為代表的新城鄉結合居民眼里,是幸福的加持。和很多生于城市長于城市卻心心念念想過田園生活的人相比,阿叔更懂得田園的那份辛苦,如今,這份降級的辛苦卻能讓他很好的平衡對土地的那份難以割舍的感情和對城里生活方式的滿足。
? ? 很自然的,老爸現在也三天兩頭從縣城往鄉下跑,能感受到他在城市和鄉下之間生活交替的那種滿足感,他們對田園生活依然保持著當年的記憶與情感,他們也熱愛便捷高效的城市生活。
? ? 對于阿叔和我爸這樣的人,如果需要舍棄兩種生活方式的一種,必然給他們帶來缺失感,如若如此那我真的感到遺憾。因為,就連我自己,對阿叔說的新城鄉結合居民身份,也欣欣向往。
? ? 天天的田園生活你可能受不了,一段時間感受一下的方式,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