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識的重復培養著情感;充滿意識的重復培養著原本的意志搏動,因為借此而提升決定力。
——魯道夫·施泰納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有一艘夢想的小船,駕駛著它航游世界。
夢中的船是什么樣子呢?當我想把它畫出來時,卻不能具體的表現出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夢想到現實有多遠…,手指之間。
做的時候才知道我不能清晰地想象出船的每一個細節。當虞鶯老師提出船底要停靠上岸是平的;船兩頭是尖的,人坐哪里等問題后,這才對船有些細節思考。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先挖船內部凹處,這樣手方便握住木塊。
挖下去…挖下去,慢慢的往下挖。怎么我的船內部是一個拋物線形了,不對勁了。問過虞鶯老師后,才明白人要有坐的地方。底部是要平了。繼續改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接下來,削木頭的船外部。
好費力啊,削不動!上次用刀削磨出一個水泡。這次削的還是不好使力。虞鶯老師示范指點后,才明白整個身體要如何助力給到手部。那樣之后,有種大刀闊斧的舒暢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船的兩頭因為沒注意一邊削多了,很窄不好看。不畫線,靠感覺一點一點完成塑形,真是考眼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我再去看船兩頭四側時,就在想怎樣調整讓整體和諧好看。虞鶯老師也說,削完一邊再換另一邊削,不是一個勁只削一處。始終觀察,整體感。觀察船的平衡感和整體感。
“當群體的全貌在個體的靈魂中映現出來同時,個體的美德在群體中鮮活起來…”。
個體 , 群體,整體感…,平衡~,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