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靜靜的流淌,已經8月了。
8月第一天就在親子賬戶里支出一筆‘巨款’。
早晨起來,小姚同學說要自己親手做前幾天剛學會的西紅柿雞蛋面,我當然樂得讓他親自體驗一下做飯的樂趣,于是把所有的材料找出來給他。
兒子先把西紅柿切小塊,因為不是第一次切,所以基本沒問題。事情發生在攪蛋的時候。我把雞蛋打到碗里,他說要自己攪拌。
看著他手臂僵硬攪蛋的樣子,我馬上想到他最近練習羽毛球胳膊僵硬的樣子。在糾正了幾次也不見有進步之后,我也沒有了耐心!扔下一句;你今天把雞蛋攪拌明白球拍也就會揮了,慢慢練吧!我一邊去洗臉一邊生氣。
我不知道那時的孩子是什么心情,我只知道自己的憤怒的,焦慮的。
涼水沖在我的臉上,憤怒的情緒在一點點消退。我問自己;用得著這樣嗎?孩子不就想做個西紅柿雞蛋面嗎,我真的要這么去破壞孩子的興致嗎?
試想,如果是我正興致勃勃的做一件事,旁邊有人在不斷的指責我,我會怎么樣?
我知道此時的兒子一定很無奈,進退兩難。繼續做吧,已經沒有興致了,不做又怕我說他。
心里五味雜陳的我從衛生間走到廚房,看見兒子正無精打采的攪著那碗蛋液。
“好了,不用攪拌了,可以下鍋炒了”我滿臉都是愧疚的表情,兒子看了看我,表示接受我的道歉。
我們倆默默的把西紅柿雞蛋面變成了西紅柿炒雞蛋,端上桌兒子說沒有食欲,不想吃了。
我知道,不是因為那盤西紅柿炒蛋的賣相不好,而是那盤菜里有太多情緒,難以下咽!
回想上個月我還給兒子同學的媽媽做了一次心里疏導,今天我就不淡定了!
兒子9周歲了,我最自豪的事情是陪伴孩子做了近6年的親子閱讀,給我們的親子銀行存下來那么多人人羨慕的‘余額’。
但是從孩子上了三年級以來,每天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令人羨慕的成績,看著兒子不緊不慢的樣子,我一次次的在支取親子銀行的余額,今天又支出一筆‘巨款’!
當下流行一句話;不提學習,母慈子孝,一提學習,雞飛狗跳。聽起來像玩笑,細品心酸呀!從什么時候起,學習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第三者’,學習和孩子只能要一個!
周三下午帶孩子上編程課,課間一個比兒子大一點的男孩從教室走出來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孩子媽媽過來把男孩一頓臭罵,說孩子上課不用心,還說那么大老遠的跑過來上課,難道是過來玩嗎……男孩的媽媽越說越激動,最后終于沒控制住給了孩子一巴掌!
我從那個媽媽身上看到了自己跟兒子說話的樣子。我眼睜睜的看著她崩潰,失態的樣子,卻無能為力。我心如刀絞,即心疼又心疼媽媽!我想幫助她,卻不知道怎樣勸她!中國還有多少個這樣的媽媽呀!
編程老師說,經常有媽媽來接孩子,和老師聊著聊著就哭起來。媽媽們太難了!
高壓之下出學霸,高考的成績一次次刷新往年的記錄,抑郁厭學的孩子也越來越多!不敢想多年以后當這些孩子長大會是什么樣子!
社會不需要這樣的學霸,社會需要的首先是心智健康的孩子,只有孩子健康了國家才會健康。
從兒子上學以來,我一直是班里少數的沒有正行媽媽,啥‘有用’的也不學,放學就是玩。可是,三年級畢業了,馬上四年級了,身邊的聲音越來越多,得抓緊啦!我就這樣被卷了!
這是一個被焦慮裹挾了的時代,誰也不能置身事外,誰也不能獨善其身!
一個個因陪娃寫作業崩潰的家庭,一個個熱鍋上的媽媽們!
不管有多少人被卷,我要人間清醒!
放過孩子,放過我們自己!把丟失的‘巨款’一點點存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