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你破舊的長衫/包裹著你怎樣的夢想/你端起的酒啊/映著你花白的頭發還有結著疤的臉/你不多的茴香豆/香了你的酒樂了鄰家孩子的笑/都忘了你叫什么名字/你只是描紅紙上的一個符號
為什么/有了你/咸亨酒店就有了快活的空氣/為什么沒有了你/別人也便這么過
是誰打折了你的雙腿/秋風蕭瑟里/就是爬著/你也忘不了最后一碗酒/沒有人知道你去了哪里/19個銅板的記憶/也終于在粉板上抹去/你的故事/也許注定是茶余飯后的笑料/魯迅含著淚/寫下了你/又留下了多少問號
《孔乙己》這篇課文是我心中的一座高峰,上學時讀它讀出了世態涼薄與辛醉的淚;后來,“孔乙己”成了生活在社會夾縫中無用人的代名詞;如今讀來,竟感覺有千斤重,望著“孔乙己”遠去的背影,仿佛一道傷疤在內心被一點點揭開……
咸亨酒店里的人物,似乎都不怎么會聊天,見人就揭短,見傷就揭疤,這誰受得了!他們明知孔乙己的隱痛就是想做個體面讀書人,這一夢想到老也未達成,可他們偏偏逮著就問:“孔乙己,你當真讀過書?怎么連半個秀才也未撈到?”稍微會聊天的人都會繞開人的短處,聊點別的,而咸亨酒店的人從未把孔乙己當作成一個需要尊重的人來對待!在別人的眼中,他卑如草芥、微不足道,只能算個“樂子”!可能連“樂子”也算不上,因為沒有他,別人也還那么過!無視、倭化、冷漠、殘酷到了極至!我們不禁要問:在怎樣的社會狀態下,人才會這么無聊透頂又冷酷透頂呢?是怎樣的社會溫床才滋生出咸亨酒店里的這群人啊?
社會是人性的反光鏡,當人性粗鄙不堪、庸俗自私、麻木不仁時,社會必然信仰顛覆、階層分化、積弱積貧、弊病百出!咸亨酒店里最不該嘲笑孔乙己的是那些“短衣幫”,他們是靠出賣苦力生活于社會最底層的人,同樣是被剝削、被欺凌者,然而他們嘲弄起孔乙己來竟毫不留情的,語言之尖酸、神情之可惡、動作之夸張簡直如擅長挖苦人的高手!他們的心理是變態的,因為他們把更貧苦的孔乙己看成了維系其心理平衡的紐帶。剝削者尖酸刻薄地對待他們,他們連大氣也不敢出,內心卻想著:等老子發達了,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紅糖蘸紅糖!可惜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他們想不出更過癮的事,發泄長期積壓于胸膛的鄙陋與殘忍!只能對更弱小的孔乙己“下手”。試想,假如這伙“短衣幫”得了勢,恐怕兇殘程度比丁舉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要說最兇殘的,非丁舉人莫屬!孔乙己偷了書,便吊起來打,打折了腿!丁舉人好似丁樊噲,他哪有什么斯文可言,枉做讀書人啊!古人對“士”階層的要求是溫、良、恭、儉、讓,溫潤如玉、內心淳厚、與人為善、勤儉克守、謙讓謹慎!丁舉人怎么說也是社會道德至高點上的人,他有一星半點做到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窺一斑而見全豹,上層社會如何藏污納圬不言而喻。孔乙己為什么偷書?動機是什么?偷書是不光彩,我想他的動機未必可鄙。做為讀書人的他對書有著天然的情感,書可能也是他對抗精神頹糜的良藥,書可以慰藉他“半個秀才也沒撈到”的受傷之心!倘若丁舉人有半點同情心,送孔乙己一點書又何防?丁舉人渾身發散著市儈冷血氣,他下黑手鞭韃的何止孔乙己一人?
咸亨酒店的老板不愧是“生意人”,眼里只認錢!十九個銅板是他記住孔乙己的根本原因。愛錢本沒錯,尤其是生意人。可當一個人把錢看得比人命重要、比尊嚴重要時,就有點過分了!在他身上,找不出對他人有任何感情,除了錢!這樣的人難道不可怕嗎?內心冰冷的沒有一點溫度,態度冷漠到了極至……被這種人所充斥著的社會陰冷殘酷到了何種程度!
經典不愧是經典,文中人物“笑”中帶刀,“笑”能殺人!作者用含淚的笑,揭示了世態有多炎涼,人心有多冰冷,小人物有多悲慘,弱小者與強悍者的對比,不幸者對不幸者的折損、當權派的炙手可熱,對命如草芥的弱者無盡地羞辱與踐踏。
社會像一艘船,孔乙己已然沉船,而更多的人也得陪葬,只是時間的早晚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