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 ? ? 這是兩個如世外桃源般存在的村莊。它們中間隔著一條小河,河上有座獨木橋。只是從未有人游過對岸,也從未有人通過那獨木橋。一岸是因為不能,亦因為不敢,而另一岸的呢,則無從得知。為什么呢?原因在于另一岸的彼岸花。彼岸花開于黃泉、冥界,對于人來說總是有些不詳,同時也是一個非常顯眼的標志——此為黃泉。
? ? ? 劉邦是在五歲那年,認識的彼岸張良。他那時對大人口中的黃泉十分好奇,于是來到了河邊,正好看到對岸彼岸花叢中端坐看書的張良。奶白的卷發,白皙的皮膚,湛藍的眸子,認真的神態是那樣的迷人。似乎有著異常的心靈感應,張良抬起了頭,四目相對。勾唇一笑,張良溫潤道:“在下張良,字子房。”劉邦呆了呆,回笑:“劉邦,字……阿季。”劉邦和張良,有著不同經歷歷的兩個人,在心理上格外成熟。劉邦許是因為環境,張良嗎……無從得知。
? ? ? 春去秋往,又是一年櫻花燦爛。奇怪的是,彼岸居然也有櫻花開放,遠遠望去像一片云霞。劉邦不知道,那是張良特意種的……為什么?當然是因為劉邦喜歡啊。可張良也不知道,劉邦喜歡櫻花是因為張良——張良坐在樹下看書的場景,大概是他看過的最美的風景。他常對張良說村里老人描述的那些世界各地的風景,總是聽得張良頻頻點頭。但每當這時,張良總會低下頭——
? ? ? ? 若是你上一世不成為帝王,我們可否能流連于這些美景之中呢?
? ? ? ? 每當這時,劉邦也總是會目不轉睛地看著張良的身影,用微弱的聲音對自己說:
? ? ? ? “張良,只要我和你一起,什么地方對我而言都是風景啊,獨一無二的美景。”
? ? ? ? 這一次,張良再也忍不住問劉邦,他到底在自言自語什么?
? ? ? ? “子房,阿季心悅于你啊。”
? ? ? ? 張良愣住,轉而笑了。
? ? ? ? ? “好巧啊,阿季。”
Part2?
? ? ? 張良將一個鏡子用法陣傳到了劉邦那里:“阿季,這是一塊護心鏡,可保我……愛人一世平安。”
? ? ? ? 笑瞇瞇地拿過,劉邦打趣道:“終于承認了嗎?”“……嗯……”小小聲的回答。
? ? ? ? 日落西山,劉邦告別了張良,剛走進村子,就遭到猛烈圍攻——當然,是為了清除“邪祟物”。不久后,劉邦身上插著幾支暗器,流著血,勉強走到一個墻角,順著墻滑落,坐在地上。他不是傻子,他深深的知道張良不過是個鬼魂,或許自己和張良相戀不過是自己的幻想,又或許……反正,他現在反而期待著死亡。他幻想著自己和張良在彼岸花旁相遇的場景,但眼前一黑……
? ? ? ? 張良從護心鏡里鉆出,無奈搖頭:“笨蛋阿季,無論是不是我的君王,都一樣的傻啊。”
? ? ? ? 張良用魂魄為之療傷,又把一絲魂魄注入護心鏡里。從此,再無人傷得劉邦……
? ? ? ? 桌子上是一封信,可見張良那娟秀的字跡。
? ? ? ? “哼。笨蛋阿季。你的心計計真重啊,在下佩服。不過,無論是不是我的君主,你都——好傻啊。
? ? ? ? 那么,再見,再不見。笨蛋阿季。”
Part3(加小番外)
? ? ? ? 西漢時期,戰爭起,君主與軍師共赴戰場。出發前,劉邦將一護心鏡交于張良,溫柔地笑到:“此護心鏡,可護我愛人平安。”劉邦無護心鏡,被一箭穿心。而張良由于有護心鏡的保護,求得茍存。可張良卻于戰敗當天自刎。
? ? ? ? 從此,彼岸花叢中多了一抹身影,一個美麗的傳說形成。張良為了還回這護心鏡,在這彼岸花叢中等劉邦投胎轉世,獨自一人,不肯去投胎——因為他怕自己會忘記歸還這件事。于是 一等,就是千百年……
小番外?
? ? ? ? 魂飛魄散之際,張良聽到的最后一句話是劉邦與他出征時所說的唯一一句話。
? ? ? ? “張良……若我們,凱旋歸來,你肯與我……廝守一生?”
? ? ? ? 要是輸了呢?張良暗暗想,但他終于笑了,回答道。
? ? ? ? “我愿意。”
? ? ? ? ? 兩個聲音重疊,鑄成永恒。
—————結局一【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