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花錢嗎?

文 | 靜待花開

《學會花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

那么何以為“利”呢?談成一筆生意是利,升職加薪是利,彩票中獎也是利,說白了就是得到更多的錢。最近很流行一種人生目標叫“財務自由”,而一般來說實現財務自由的基本途徑無非是“開源與節流”。現實中的人們往往會將注意力集中在“開源”上,每天不停地去追逐更高的職位,更多的收入,來達到財富的積累,來滿足家庭的開銷。而在“節流”方面,卻很少主動關注,覺得錢是自己的,掙錢就是為了消費的,如果花錢上再斤斤計較,生活豈不會變得索然無味了。其實,真正的大師都是在“節流”上下功夫,至少與“開源”投入同樣甚至于更多的關注,才能達到了人人向往的財富自由。

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本《學會花錢》,讓日本經濟學大師野口真人來教會我們如何“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變成我們未來的財富”。

1 花錢的正確姿勢

所謂“學會花錢”,就是要衡量我們得到的價值是否大于支出的價格(金錢)。先來分析下我們的日常支出:

支出項目

通過表格我們可以看出,消費是我們生活中必須的行為,投機則含有太多的運氣成分,那么能夠指導我們“學會花錢”的唯一途徑,就是把握好“投資”這一支出選項了。

2 價值VS價格

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大到房屋買賣,小到一頓午餐,只有在我們覺得商品的價值與價格相符(大于或者等于)的基礎上,才能達成交易。那么在價格固定的情況下,如何判斷商品的實際價值呢?

就拿當下超級火熱的“房事”來說,我家小區的房價眼看著就從2萬/平漲到了4萬/平,似乎還在對觀望的人說:“不買吧?不買還得漲!”有人說這都是泡沫,房價已經瀕臨崩盤,也有人說房價還得上漲,早晚都要跟一線城市持平。那么對于我們這些辛辛苦苦攢下首付的工薪一族來說,到底如何去衡量房價的值與不值呢?這里書中介紹了一個公式:

公寓價值=月房租*200(市中心可為240

這樣我們就可以依據現有的房租價格計算出其實際價值,如果購買價格高于計算結果,那么就可以判斷出這是地產泡沫,也就不用糾結是否應該出手購買了。

會不會有人問,這個公式靠譜嗎?實際上,我們將折現率的定義進行反向推導,就可以輕松得到上面的結果了。

折現率(利率)=價值/每年的現金流量(例如房租)

由此可以看出,折現率是決定商品價值的關鍵,一般由無風險收益率(例如國債利率)+風險溢價組成。而風險溢價的大小會由商品屬性的多種因素來決定。在書中,作者介紹了一種用統計大數據來推算風險溢價數值的方法。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商品價值都可以套用這個公式進行判斷呢?答案是否定的,在現實的經濟行為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客觀/主觀因素影響著我們對商品的價值判斷。

(1)時間

每年上車險的時候,就是我對時間影響商品價值感受最深的時候。不管多高檔的車開個4、5年下來,估價也就只剩一半了。如果要量化計算這種影響的話,在書中介紹了一個公式:

時間量化公式

這里的“折現率”反應了未來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風險。

保值?

(2)概率及平均數

我們在認知世界,尤其是預估某個經濟行為的結果時,往往會根據直覺、想象產生不正確的判斷。而如果能夠提前根據各種結果出現的概率,計算出未來現金流量的期望值(均值),則可以為我們的判斷提供更為有力的依據。

現金流量期望值=概率1*未來現金流量1+概率2*未來現金流量2+概率3*未來現金流量3……

(3)我們的判斷(行為經濟學)

人們對于較低的概率會反應過度,對于較高的概率則會反應不足。——《思考,快與慢》

丹尼爾·卡尼曼教授進一步將其量化為:理論概率在35%以下時,主觀概率高于理論概率;當理論概率在35%以上時,主觀概率低于理論概率。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我們在買彩票時,總是認為0.00001%的大獎會落在自己頭上了。

3 風險

生活中存在著各種不確定性的因素,對于我們投資來說,這種不確定性的影響就更加重要。如果不考慮風險的影響,未來的現金流量會比扣除折現率的情況多了很多。也就是說,折現率(風險)使未來的金錢更加的縮水了。那么風險到底如何衡量呢?

(1)風險的度量

相信大家在學統計學的時候都會接觸到一個概念叫“標準差”吧。在這里,它就是風險的代名詞。標準差(SD)=方差的平方根,有沒有回憶起來了呢?

樣本數據分布圖

上圖中μ是樣本平均數,σ是標準差,如此一來,即使我們無法準確知道下一次數據出現在哪里,但是可以提前了解樣本出現在各個區域的概率是多少了。

(2)應用

好了,既然折現率與風險有關,而風險就是統計學里的標準差,那么他們之間的關系如何判斷呢?這里,書中又介紹了一個實用的公式:

夏普比率=(預期收益率-無風險利率)/風險(標準差)

而由此判斷,夏普比率高的股票就應該是我們最關注的投資對象了。但是要注意,“時間”這個影響因素無處不在。如果上市還不滿一年的股票,我們很難從他的價格波動中推導出風險和收益率,自然夏普比率也就沒有參考的價值了。

4 對自己的投資

前面說的各種對商品投資的策略、價值判斷,那么人是不是也可以算為一種投資對象呢?當然。而且可以說,對自己的投資是世界上最劃算,不確定性最低的投資了。

根據前面分析的結論,那么人的價值同樣是由他創造現金流量的能力大小來決定的,而不是看他擁有多少現金總額。因此,我們對自己的投資就是提升自我創造價值的行為。

比如說,你為了以后能夠到外企就職,于是在課外報了一個英語訓練營,讓自己先從語言上不會受限。無論最后你是否進入到了外企,這都是對自己投資的最好例證。

很多人說我不知道自己以后需要做些什么,如何對自己投資呢?那就需要先解決你想做能做什么的問題了。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就是個不錯的選擇。或者更加經濟地,我推薦閱讀《成功心理學》這本書,里面有針對不同性格人群的能力測評和訓練,能夠很好的幫助你了解自己,確定提升的方向。(參考閱讀《所有成功,都逃不過這8個要素》)

有人說,我就是要享受人生,刻苦努力太辛苦了,我才不想去做。那么,你真的享受到了人生了嗎?人生區區幾十年,各種風險與不確定處處發生,而如果單純地選擇逃避,拒絕承擔責任,一年與一天一樣,能夠享受到什么樂趣呢?我們只有在生命中的高峰與低谷之間勇于挑戰,才能品味到超越壽命的人生真諦。

加油!

總之,讓我們用科學的判斷,智慧的分析,勇于挑戰命運的不確定,從而將手中的金錢變得更加有意義,讓我們的人生變得豐滿充實。最后將書中的一句話送給大家:不會背叛的財產只有你自己!

-END-

靜待花開

愉悅自己地閱讀,愉悅他人地分享。

80后寶媽每周都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如果您喜歡,請點擊下方紅心,您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們所有人的人生,在掙錢之前總是先開始花錢,從花父母給的一元兩元的零花開始,到花上學后一月一給的生活費,最后開始花...
    貝妮閱讀 616評論 2 7
  • 你真的會花錢嗎? 能把錢越花越多,才叫真的會花錢! 如何把錢越花越多呢?這可能嗎?那就讓我們回想一下通常一天大概都...
    慕七七_閱讀 508評論 0 0
  • 《學會花錢》是一本好書,它讓我關于理財的知識能串聯起來。整本書內容偏理論一些,當然這就是我要推薦的理由。 我們每天...
    逆水行舟eli閱讀 1,898評論 13 34
  • 我有個表哥,從小家里沒了媽媽,家里條件也不太好。但是他爭氣,努力讀書成績也很好,最后考上事業單位,工作穩定也很有前...
    歡歡小財迷閱讀 380評論 0 0
  • 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舍友剛好沖進門嘆氣說道:“哎,早知道就不買這盆盆栽了。要不是藥學班的小A說這個好看,我也會買...
    我是牛陽陽閱讀 244評論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