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剛結束,同事張先生就發來微信:“我上午剛聽老唐向領導反映不想干這個活兒,立馬指派到我們頭上。你說我們工作好幾年,仍然在最底層,是不是挺沒勁的?”。
是啊,超級沒勁。
同事孫小姐打聽到A大有周末課程班的招生政策,考研后上完課可以獲得研究生學歷,于是幾個月不分晝夜埋頭備考,連續兩年每一個周末都風雨無阻地上課,畢業之后單位的管理部門卻不認可。因為之前就是這樣的政策,領導不說改,他們就沒必要為一個新人大費周章。
部門集體加班,領導在的時候所有人都勤勤懇懇,領導剛走,小張、小孫、小王的桌上就攤滿了老楊、老李、老黃的材料,辦公室突然間空空蕩蕩。本來大家一起加班兩三個小時可以搞定的活,最后只有新人們熬了個通宵做完。
年底考核評優,張先生的票數最多,領導卻找他談心:“小張啊,我們這里幾個老同志快退休了,給點獎勵才能讓他們工作有積極性。你剛到單位,未來機會多得很,要不這次就讓讓?”張先生只好點頭,可這一讓就是好幾年。
我們從千軍萬馬中廝殺而來,走過艱險的獨木橋,擠到公務員體制內一探究竟,終于看清楚殘酷的真相:原來這里是金字塔底,永遠是新人來了才能自動升級,你不是在等汗水的積攢,你是在等時間的消磨、和新人如救世主般的降臨。
我們并非吝嗇于多熬幾個通宵、少拿幾個榮譽,可是當工作要分為領導看到的和看不到的、討好的和不討好的、能推掉的和推不掉的,當努力變成了理所當然,當能力和勤勉遠不如進單位的次序重要,這份工作還有什么值得留戀?
我問張先生:“你有司法考試證和注冊會計師證,為什么不走?”
他說:“如果我現在走了,這五年不是白干了嗎?”
是啊,有太多人這樣想,他們現在正坐在我們的隔壁桌看報紙玩手機,大聲討論著今天的股市走向。他們也曾像我們一樣被呼來喝去過、用時間換來了如今的位置,你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嗎?你能接受自己的四十歲是這樣度過嗎?你希望二十年后的自己,除了年齡沒有其他任何方面的增長嗎?
我不想,我不能,我不希望。
記得我曾經買過一本很厚很貴的書,耐著性子看完二十頁后發現寫得差勁極了。可是那時就想:如果不看完,花出去的錢和付出的精力不是浪費了嗎?于是我荒誕的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看完了一本我完全不喜歡的書。在合上那本書的剎那,我如釋負重。我知道,自己再也不會做這樣的蠢事了。因為無論怎么補救,那個月的每一個晚上都確確實實被我浪費了,拿起書只想著快點翻到下一頁的我,也失去了讀書的快樂。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有人問:“如何才能坦然地面對自己因為抑郁癥而荒廢的五六年時間?”你看,相較之下,我們有多幸運?有健康的身體、有選擇的自由、有能力為夢想付出、有時間被夢想浪費。你再看,誰的人生不曾被浪費?可也正是這些所謂的浪費,給予了我們試錯的機會、和另擇路徑的勇氣。
嗨,和我一樣待在公務員隊伍里的你,和我一樣還愿意談及夢想的你:
如果工作三年,你仍然沒有獨立性,前輩們無論業務水平高低,都可以要求你做任何事。每天的工作內容,是幫別人開車拿快遞、寫一些沒人會認真看的材料、學一些阿諛奉承的技巧,你為什么還不離開?
如果工作五年,你的工作仍在枯燥的重復,沒有經歷過挑戰,沒有享受過成功的喜悅,甚至沒有經歷過失敗的挫敗感,未來的確在你手中,因為它是那么的確定和易于掌控,你為什么還不離開?
很多時候,能力和努力爆棚的我們,卻敗在了舍不得。明知道不適合卻要硬撐的戀愛,明知道很難吃卻要咽下去的飯菜,以及明知道不喜歡卻要堅持的未來,這些都不是我努力的意義所在。
我為什么要離開公務員隊伍?
因為相比于浪費過去,我更怕的是浪費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