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從容面對工作任務的有效方法

01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領導讓你完成一份工作,給了你一個月的時間,你總是在最后一個星期急急忙忙的才把事情做完。完成的質量如何也就不必多說了。

還有一種場景:
你接到一個新的任務,之前沒有任何的經驗,毫無頭緒不知道怎么做,怎么開始。

02

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個解決方法,也是一種能力:工作策劃

去年,領導給了我個任務:如何能更好的支持銷售、售前的工作,把產品賣出去。
這個工作對于我來說是全新的,我完全不知道要如何下手。
我看了下目前產品提供的一些文檔:操作手冊、白皮書、視頻、功能清單……
看上去挺全的啊,不知道缺什么……
于是,我聯系了公司的銷售團隊和售前團隊,有的人說希望獲得競爭對手資料,有的人說希望提供產品最新截圖……
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領導問我進行的如何了,我表示依舊毫無頭緒。
領導告訴我,你先別著急埋頭干活,先做一個策劃。
看一下需要提供什么,怎么提供,什么時候提供,目的是什么。

我發現我之前的問題出在哪里了:不成體系,太過零散
就好像我們拿到客戶需求,大都是零散的。
BA需要做的就是找出那條線,理清脈絡。

接著我花了兩個星期研究了公司售前團隊的工作階段和方法論,結合《產品經理手冊》和《YES!產品經理》完成了一份策劃書的大綱。
然后針對大綱中涉及到的需要編寫的文檔制定了相應的研究計劃。
比如,要在銷售前期提供產品視頻。
這個產品視頻的水其實還是挺深的,就我找到的資料就分成了三種類型:

  • 品牌宣傳:一般是強調品牌價值點,并提供場景故事予以支撐
  • 產品宣傳:一般用作廣告投放和產品發布會或展會宣傳使用
  • 產品介紹:通過訪談或故事講述的方式進行產品介紹,一般會強調問題背景、產品價值點以及給用戶帶來的價值,并且穿插產品功能界面及流程展示。

而我們需要的應該是后面兩種,其中最后一種的優先級應該是最重要的。

03

我有一本手帳,上面會寫明每天計劃要做什么以及完成情況。
記下來其實主要是為了防止自己遺忘。
就好像我在接收到任務“如何能更好的支持銷售、售前的工作,把產品賣出去”后,將這條記在了手帳里。
而經歷了這件事情,我的手帳里的內容發生了改變:
8-3:策劃-研究產品視頻-收集視頻(范圍、來源)
8-4:策劃-研究產品視頻-分析視頻(時長、內容分配、類型)
……
我將這個大任務進行了拆分。
其實也不是簡單的拆分,而是去思考如何完成這項任務,需要分幾步,每步需要達成的效果和產出是什么。
這樣,我按照自己的步調一步一步的朝著任務目標前進。

04

另外一個更常見的例子是寫文檔。
BA要寫很多的文檔,原型、SRS、方案、PPT……
而對于寫文檔,大家都知道的是先搭框架再填內容。
其實這就是工作策劃的一個方式。
我會根據deadline要求,提前1~2天作為pre-deadline,倒推計劃安排。

以前我們都說要優先處理緊急并且重要的事情,而GTD理論的提出告訴我們這樣會讓自己疲于奔命,應該做的是聚焦在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上。
因為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在未來肯定會變成重要緊急
工作策劃是應對重要不緊急事情的有效方法。
也是讓你能保持自己的節奏、交付質量的有效方法。
你不用在做一件事情的同時擔心那么重要緊急的事情,進而影響你的工作效率。
你可以專心的做好所有的工作。

05

開篇的時候提到,策劃也是一種能力。
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精心培養的。

和其他能力的培養一樣,你可以參考和借鑒其他人的經驗,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多總結多復盤。
戴明循環同樣也適用于策劃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不要埋頭拉車,要抬頭看路

對于自己的每一項工作,不論大小,接收到后的第一件事情是先做策劃,而不是埋頭開干。

當你具備一定的工作策劃能力后,可以將這個能力擴展到個人及生活中。
比如為了達成自己30歲之前小有所成,策劃一下需要如何實現小成這個目標。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做的太少,而是我們思考的太少。


寫在最后:

以前看偶像劇經常會有霸道總裁交代下屬“明天把策劃案拿給我看一下”,第二天交上來的也不過薄薄幾張紙。
其實,精要就在這里。
雖然是薄薄的幾張紙,但卻是無數腦細胞的貢獻。
好吧,原諒我YY吧,人家拍偶像劇可能就拿了幾頁劇本放在文件夾里裝模作樣的給霸道總裁看看。
哦,也有可能就是幾頁白紙……

小婧是一名行走在產品路上的資深業務分析師(BA),如果想與我同行就請關注我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