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聽別人說情懷,聽得最多的,有對于等待十余年的電影終于上映的情懷,有對于漂泊在外對故鄉(xiāng)的情懷,有對于所熱衷的某個事物的情懷。
今年夏天大學畢業(yè)了,用了四年的被褥,我還是費盡力氣帶回家,朋友在接我的路上很不解
“這種破東西你還往回家?guī)В俊?/p>
我當時確實有點不好意思說:“這是我大學四年的情懷,必須帶回家,你懂不懂啦。”
“好好好,你有情懷。。。”
其實當時我自己都否認并非情懷,而是覺得好好的一床被子丟掉多可惜,還能用呢。
現(xiàn)在想起來,我竟隨便拿出情懷一詞去修飾勤儉,實在對不住這個富有感情的的詞。
之所以要寫這篇文,是因為前幾天真真切切體會到情懷是什么樣的。
7月17日,一個人,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第一次孤身一人去遠方。買了上海到廈門的動車票,八小時的旅程。
很慚愧的說,選擇去廈門,就是單純的去看海,畢竟長這么大,只在電視上和別人的朋友圈上見過海。小時候就很憧憬去看海,這經(jīng)了二十幾個年頭,兒時的愿望很多變得不再有興趣,唯有看海這個念頭,一直沒有動搖過。
那天到廈門北站是16點多,由于沒有硬幣,便在車站的自助設備那辦了一張廈門e通卡。
按著事先查好的公交路線,先在廈門北乘坐957大站快運公交車,這也是進島的開始。這一路比較長,大約要近四五十分鐘。
看著車窗外的城市風景,真的是每一個城市,都有明顯區(qū)別于其他城市的風格。經(jīng)過杏林大橋的時候,看著兩邊的海灣,想到自己就要踏上海邊的小島,那種興奮中夾帶著惶恐,那種熱淚盈眶的心靈觸動,是的,我就在車上快哭了,跟閨蜜發(fā)微信分享那一刻的情懷。
那天到訂好的房間是晚上七點多了,由于天黑了,對周邊環(huán)境也不很陌生,便只能說服自己第二天早上去海邊。
帶著迫切和煎熬的心情入睡,終于到第二天一早,我記得醒來的時候是5點40分,賴床很嚴重的我,那天真的毫不猶豫起床洗漱,匆匆收拾好,便就出門了。
順著手機導航,走了大約兩三公里,從廈大學生公寓走到廈大白城沙灘,時間還早,人也不多,一個人脫下鞋,赤腳走在沙灘上,腳丫和浪花輕快地玩耍,手指深深浸入海水里的沙灘里,都是很小很小的海貝,把手指放在舌頭上嘗了一下,哇!海水真的是咸的!
免不了手機控的毛病,拿出手機不停地拍拍拍,拍海,拍巖石,拍海浪,拍沙灘,當然還有自拍。
那一天,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天公在作美,成全我的小夢想,陰轉多云,沒有烈日,沿著海邊的棧道向東走,海風吹著,真的很舒服,滿滿的都是海水的味道,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小確幸。
曾看到過一段話,一個人,總要去聽陌生的歌,走一段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努力遺忘的就會自然的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