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永不變

追了幾個月的《云上的小店》結束了。守著電視機追劇的我還意猶未盡呢。每次看這個節目的時候,腦子里總會不停的思考,不停的聯系到課堂上講過的知識點,去想各種的解決辦法。是不是很杞人憂天呢?

不上這門課之前,我很少會深入了解過這個問題,雖然我學的就是農業專業。讀書時經常關注三農問題,關注了很多年。可是學完了這一門課才發現鄉村振興并不完全等同于過去所說的三農問題。并不是解決了種子高產和改善種植地等等問題就能解決的。因為它還有一個精神面貌、文化創意的問題。這個問題并不是解決了物質就能迎刃而解的。

而且很多的鄉村因為缺乏就業渠道,年輕人紛紛離開家鄉,來到城市打工。鄉村儼然成為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大本營。那里的建筑、土地都因此而丟荒。也有一些是采用了城市的規劃布局,原來能代表鄉村特色的很多事物都在消失于是有人就擔心了,鄉村會不會消失?鄉愁會不會再也記不住了?

所以鄉村振興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出于專業習慣我深深的感覺到了,可是自從學期末突然間開設的《鄉村振興發展》課之后,有了更直觀、更深入的認識。

本來我們的課程已經結束了,可是在結束了一個月之后,學校卻突然間安排這樣一門課程,而且還是由學院里最好的八位老師輪流授課。每個人負責一部分,分別從他們的專業角度,給出鄉村振興的看法和建議。一看這架勢都感覺到了這門課的份量。以往從來沒有一門課幾位老師上,而且這些老師不是院長就是書記,或者是教了多年的老教授。當時挺納悶的,為什么學校會突然又安排一門課程,直接推到下一學期再開課就好了。這個課真的那么重要,真那么緊急嗎?

可是等我聽完了課,完成了結課論文之后才知道,鄉村振興這幾個字絕不僅僅是關注農作物這么簡單,這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學問以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而且鄉村振興確實刻不容緩。因為過去的鄉村振興已經出現了一些不適合鄉村發展的問題。比如說以前的鄉村振興,總是照搬城市的模式??蛇@并不是鄉村該有的樣子,我們需要的鄉愁而不是高樓林立,科技產業發達,而是鳥語花香,淳樸自然。

曾經看過一篇關于法國普羅旺斯的文章。也許今天對于普羅旺斯,大家充滿了向往。覺得那是一個很浪漫的地方,可實際上普羅旺斯最開始在法國人的心目中并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他們覺得普羅旺斯是法國的后花園,但是那里很土氣??墒瞧樟_旺斯卻不會和別人賭氣走一條模仿城市發展的道路。而是一直圍繞著自己的特點。既然你說我土,那我也不裝洋氣。它就一直按照自己的特點去規劃和發展,才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我覺得普羅旺斯是勇敢的。很難想象在當年,它是如何排除萬難,堅持了自己的看法。

不過好在這個問題很早就有學者關注到了,并且也提出了很多的解決方案,誕生了一些值得借鑒的案例。在節目里也有專家提出了這樣的看法。

在關于鄉村振興的諸多理論中,激發鄉村自身的發展活力這一個觀點讓我印象最深刻。通俗點說就是教會鄉村發展的方法,讓他們用這些方法去發現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從而實現更好的發展。

這樣形成的發展才能保留有我們童年時鄉愁的樣子,鄉村的記憶。而且還能讓鄉村能夠持續的發展,讓那些消失的古村落和廢棄的老宅子都能重新煥發生機,成為促進發展的重要資源。

曾經看過很多人的文章里說,希望自己能好好學習,將來走出大山,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城里去。可是卻很少聽見他們說,我要好好學習,走出大山學到一些適合鄉村發展的方法,然后再回到這里,建設鄉村。

現在很多鄉村給人的感覺是停滯的,但是他們并不是死了。他們只是休眠了,處在一個靜的狀態中。一旦條件合適,它們就會像蓮子那樣,打破休眠,重新發芽。讓鄉愁永遠都不會離開人們的視線。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