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字并不難,重點在于正確引導和點滴堅持。書法也并不是遙不可及,方寸之間,無限未來。一手好字,可以在任何時候為你加分。所以,“孩子好好寫字”不應該僅僅是掛在家長嘴邊的一句叮囑。
讓孩子練習書法,家長普遍是抱著培養書寫習慣、提高修養的目的,這樣的選擇不無道理。估計大多數人都聽說過,一個叫“楚中天”的孩子,因為字寫得太爛,名字被老師誤認成“林蛋大”。也許這就是個笑話,但我們身邊也不乏聽到很多家長為孩子的書寫擔憂:
孩子上小學就已經把字寫得龍飛鳳舞;
作業一多能完成就不錯了所以忽略了書寫質量;
翻開書本也是,筆跡粗黑、字號超大,甚至很多結構復雜的漢字被寫散了架......
看著這些認真而又帶著稚氣的“拙劣”的作品,真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隨著電子工具的普及,實際上包括我們在內的一代確實正面臨著一個尷尬的書寫“困境”——“鍵盤越敲越熟,字越寫越差”、“提筆忘字”甚至“錯別字連篇”,握筆姿勢更是千奇百怪。各種輸入法和印刷字體正將青少年的漢字書寫觀念引向一個錯誤的方向,使青少年離書法的道路越來越遠,對書法藝術的感覺越來越淡。
實際上隨著電子工具的普及,包括我們在內的一代確實面臨著一個尷尬的書寫“困境”——“鍵盤越敲越熟,字越寫越差”、“提筆忘字”甚至“錯別字連篇”,握筆姿勢更是千奇百怪。各種輸入法和印刷字體正將青少年的漢字書寫觀念引向一個錯誤的方向,使青少年離書法的道路越來越遠,對書法藝術的感覺越來越淡。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教育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也提出對少兒書法教育的要求。而以鉛筆、鋼筆為主的硬筆書寫則是目前中小學生最為普遍的方式。推廣青少年書法教育,單靠一套《寫字》教材是遠遠不夠的——且不論教材的教授水平和普及程度如何。何況很多教材本身對于書寫指導只有筆順和結構的圖示并不是足夠詳細,具體筆畫的講解和書法技巧還是缺失的。比如,一年級教材中對于“左”、“右”二字的書寫指導如下:
這兩個字結構相仿,但細細觀察會發現橫與撇的關系卻正相反?!白蟆弊钟蚁虏俊肮ぁ遍L橫在下,整體下寬,所以“左”字第一筆橫應短小,第二筆撇應長;而“右”字右下“口”略小,整體上寬下窄,所以第一筆橫應寫長,相應的第二筆撇應短小且略彎。雖然教材對兩個字的固定寫法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并未向小學生滲透這樣的字形規律,因此無法達到讓學生理解記憶“書法字形規律”的效果。
再如,在《寫字》教材中較早出現的豎彎鉤寫法,講解也較簡單。豎彎鉤也叫“浮鵝鉤”,漢字中應用廣泛。其形似浮鵝,筆畫特點鮮明:豎筆要挺,第一彎處要圓,橫部分應下沉,出鉤處應直而果斷,就像一只浮于水面的鵝,這樣學生才領會筆畫的形與神。
其他類似橫鉤、橫折折撇等很多筆畫的規范和書寫技巧,方筆、圓筆的使用都需要細化教授,從啟蒙開始一點點滲透,我們將會在后續的實際教學中逐步講解。
如果單單是機械地臨摹而不注重參悟漢字書寫內在的規律,恐怕效果會差很多。書法教育最終是人的教育,是學習者在提高藝術修養、提升氣質的同時,學會自然的法度和做人的道理。正所謂“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書法能夠啟迪靈魂,奮發向上。
以上就是我們對于青少年書法教育的一點見解供各位一起探討?!胺酱缰g,無限未來”。我們歡迎各位家長和同學們一起走進書法藝術的殿堂,感受筆墨之間的無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