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寫作小組已經100天了,感恩并肩走過這段日子的你們,時間過得可真快,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就說點感想吧。
寫作真的很難嗎?
一點都不,以前總會覺得100天是多么漫長,那么堅持100天的你是否對自己表示滿意呢?其實只要有個想法就夠了,很多時候我們離行動只差了那一剎那的信念而已,既然已經邁出了步伐那就不要止步了哦~
關于不知道寫什么
肥羊的建議是看看書,和朋友聊聊天,這都是打開思路的好方法。
再次推薦建立自己的素材庫,拿出一個筆記本無論是實物還是云筆記,可以將平時的所思所想,感興趣的主題、故事都記錄于此,積少成多,集腋成裘罷了。
故事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比如那些花前月下,那些拿來下酒的故事;
感受強烈的人、事、物,誰沒點七情六欲,誰的生活不是酸甜苦辣咸;
發揮想象力,閉上眼為自己構建場景,閉上眼就會有思緒飛來;
品讀詩詞,最凝練的語言,希望帶給你些許感悟。
好了說說自己寫歷史這段時間的感受。
數了一下一共33篇,開始寫歷史是因為自己想要寫書,感覺光看看書是不夠的,還要與他人分享,不開始寫又怎好成長呢,所以我選擇了最愛的三國。
歷史天生就少一半讀者,但是那又怎樣,只要有人看我就會寫下去,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加深著自己對那個時代的理解。
重讀三國感覺自己看得更多更細致了,還讓自己重溫了一遍《三國志》、《后漢書》、《資治通鑒》等,讓三國時期的經濟、地理、軍備狀態也漸漸了然于胸。
關于評論
評論呢就像一針強心劑,每次有收到評論都感覺心里一顫,未知的感覺很奇特。對于評論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抱著感恩的心態去對待。有評論就是有人關注到了你,還愿意給你評論,那就感恩吧。
對于質疑乃至謾罵,其實也沒什么好生氣的,還是那個理由,有人肯花費時間精力說明被關注到了。有質疑的就很有趣,碰見好幾次評論問我是不是沒讀過書,總覺得憑著友好的態度是可以把質疑者轉化為朋友的,雖然還沒成功過...懷揣善意,又有多少人肯拒絕你呢。
還碰到過抄襲,原封不動的發布了,看了看閱讀量真是慘不忍睹,說明自己的內容還需要改進。至于抄襲本身說明還是認可了這篇文章,這讓我感到欣慰,只是行為不夠光明正大罷了。
有超乎預期的就要感恩,分析原因在哪。有低于預期的也要分析問題在哪里,會有意料之外的事情,那么是好是壞都是成長。
關于內容
前一陣,有人問我是在寫歷史小故事還是把歷史復述了一遍,我說只是把人物摘出來講他的生平,都是有依據的。然后人家問只是按資料復述一遍這樣寫好像有問題,畢竟我不是專門做歷史考究。
看到這問題我沉默了一會兒,確實是這樣,但這就是我的真心想做的事情,有時候想到了就是要寫出來,想要讓所有人能了解到真正的三國歷史。《三國演義》是一本好書,但也誤導了太多人,這種狀態我是看不下去的。每天整理資料也就2、3小時,對我來說能讓自己成長也符合內心想法,何樂而不為?
我能保證的是盡我所能貼近歷史,把演義的錯誤掰回來,說是歷史的搬運工也罷,現在在做的就是為所有人科普,如果有一天我不寫史實了,可能是人物系列結束了,也可能是被現實壓彎了脊梁。
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