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詩歌,我是喜歡的,但我卻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詩人,因為我覺得自己還沒有達到詩人的水平,充其量,我只是一個詩歌愛好者。
對于詩歌,我是迷戀的,但我卻不知道應該怎樣向它表達我的喜愛之情,只有默默地喜歡,悄悄地眷戀。
對于詩歌,我也曾經迷失過,不知道應該怎么看待當前這變化萬千的詩壇現象,困惑、迷惘、彷徨......所有熱愛詩歌的人所擁有的情緒,我想自己都曾經歷過。
對于詩歌,我也曾經放棄過,但最終我知道,我的生活里終究是不能沒有詩歌。
我知道,狂熱之后,詩歌還是詩歌,冷靜之后,詩歌也依然還是詩歌,我不能改變詩歌,但詩歌已經徹底地改變了我。
我知道,詩歌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一旦與它相遇,余生就只能一路同行。
真好,此生,我遇見了詩歌。
非常幸運地閱讀到了周國平的詩之說,他的很多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因此做了大量翔實的讀書筆記,愿與喜歡詩歌的文友分享。
于2020.6.28晚
附:周國平|詩(節選)
1
詩的使命是喚醒感覺,復活語言。內感覺的喚醒即捕捉情緒,外感覺的喚醒即捕捉意象。復活的語言,就是尋常的詞在一種全新的組合中產生不尋常的魅力。
所以,詩主是通過巧妙搭配把情緒翻譯成意象。
它有三重魅力:感覺的魅力,意象的魅力,語言本身的魅力。三者缺一,你就會覺得這首詩有點遺憾。
2
為什么要把情緒翻譯成意象呢?
情緒本身缺乏語言,直接表述情緒的詞匯都過于一般化或極端化,抹殺了其中豐富的細微差別。直抒情緒的詩,聽起來不是空泛,就是浮夸。語言表達意象的可能性卻要寬泛得多。因此,詩人就通過設計一個獨特的意象,來間接地再現和喚起一個獨特的情緒。
3
哲學和詩都孕育于神話的懷抱。神話是永恒的化身,她死了,留下了一雙兒女。直到今天,哲學一醒來就談論死去的母親,詩一睡著就夢見死去的母親。
4
神是人類童年時代的夢,詩是人類青年時代的夢。
可是,對于個體來說,事情似乎倒了過來:詩是的夢,神是老年人的夢。
5
詩是守墓人兼盜墓人,看守著也發掘著人類語言的陵墓。
詩人用語言鎖住企圖逃逸的感覺。他敲擊每一塊熟悉的語詞的化石,傾聽遠古時代的陌生的回聲。
6
詩是語言的萬花筒。
7
詩人也有他的調色板,詞就是他的顏料。他借詞的重新搭配創造出新的色彩。
單色總是有限的,本領在于調配。
詩才的測驗:給你一百個最常用的詞匯,用它們搭配出全新的效果。
8
詩是最大的凝練。它舍棄了一切過渡。它斷裂、濃縮、結晶,在閃爍奇異的光。你給它不同的光源,它就閃射不同的光彩。每一雙眼睛都是一個不同的光源。
9
詩應當單純。不是簡單,不是淺顯,是單純。單純得像一滴露水,像處女的一片嘴唇。
詩直接訴諸感覺,太復雜了,就必須借助思維來分析,推動了鮮明的第一眼印象。
現在有些青年詩人的詩越寫越復雜了,寫詩時思維喧賓奪主,擠掉了感覺。也許原本就沒有感覺。其末流只是在玩文字游戲,而且玩得不高明,游戲得無趣味。
10
我不是否定文字游戲。在某種意義上,詩的確是一種文學的游戲。
健全的直覺是從事一切藝術活動的先決條件。在不同的人身上,它可以催放不同的藝術花朵,但也可能毫無結果。一個詩人除了這種直覺外,還必須具備對于語言本身的特殊興趣,迷于搭配詞句的游戲,否則決不能成為詩人。
11
寫詩是一種練習把話說得簡潔獨特的方法。
12
詩是找回那看世界的第一瞥。詩解除了因熟視無睹而產生的惰性,使平凡的事物回歸到它新奇的初生狀態。
13
詩無朦朧和清晰之分。是詩,就必然朦朧。
人的感覺和情緒朦朧,清晰是邏輯化、簡化的產物。詩正是要從邏輯的解剖刀下搶救活生生的感覺和情緒,還它們一個本來面貌。
當然,朦朧不是刻意追求晦澀。朦朧是再現真實的感受,晦澀是制造虛假的感覺。刻意追求晦澀的詩人往往并無真情實感,故意用非邏輯化的雜亂掩蓋他的感覺的貧乏。他的真正家底不是感覺,而是概念,所以晦澀只是化了裝的清晰。
14
詩不得不朦朧。詩通過詞的搭配表達感覺,活的感覺都是一次性的,原則上不可復制,詩勉為其難,只好通過詞的異乎尋常的搭配,借多義性的暗示、包容這獨一無二的感覺,借朦朧求準確。為了使不確定者(感覺)確定,只好使確定者(詞)不確定。
15
我相信新詩潮在文學史上會留下重要的一頁。但是,真正留得下來的還是那些樸實的詩。詩貴樸實。許多新詩人的最大毛病是不樸實,他們在賣弄和顯示,而不是在流露,想用標新立異的姿勢、眼神、語調引人注意,這是小家子相。有大家風度的詩人即使寫朦朧詩也可以寫得很真實、很樸實。
16
有一天,毫無詩意的干燥睛空傾倒下陣雨一般的無數詩人。
我不知道寫詩有什么訣竅。也許,最好的訣竅就是,不要以為你是個詩人。
17
許多美麗的靈魂在世上曇花一現,留下了詩和藝術的花瓣。
18
詩屬于天才,歌屬于大眾。根本不可能有大眾喜聞樂見的詩。
19
臺風的中心,喧囂的寂靜,那里旋轉著詩和搖籃。
20
詩人的靈感多半得自女人,可是懂他作品的往往是男人。
詩人尋求什么?一個偶像,一個幻影,一個可以把內心的美感凝聚起來的光斑。碰巧這個偶像活起來,能夠發出呼應,領會并且喜歡他的詩,這就是天賜的際遇了。
21
你為了表達情緒而寫詩,后來就為了寫詩而尋找情緒,制造情緒。你整天生活在情緒中,離開情緒就活不了。小心,別寵壞了你的情緒,別讓情緒寵壞了你。
22
看了我的詩,你就了解我了嗎?我的詩都那樣憂郁,我就是一個憂郁的人了嗎?在快樂的時候,我是不寫詩的,你永遠不能知道我的快樂有多瘋狂!
23
當我從別人的詩中發現一個我熟悉但沒有捕捉到的感覺或意象時,我嫉妒了-我失落了的,卻被別人捕捉住了,就像垂釣時從我的釣鉤上逃脫的魚被別人釣到手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