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二奶奶的葬禮】15 癌癥晚期
二奶奶的日子自從兒子工作后,那是越發的好了。兒子時不時的給二奶奶買些城里時髦的衣服,買點保健品什么的,每每這樣,都要讓村里的老太太媳婦們羨慕一番。
就在二奶奶過的心滿意足的時候,兒子工作已經三年了。兒子打電話回來說,自己工作幾年了,也攢了點錢,夠一個房子的首付了,準備在城里買個房子,到時候把二奶奶也接過去,好好的享享福。
二奶奶接完電話,那是一陣的愣,她一直以為這樣的日子已經很好了,已經是村里人人羨慕的好日子了。可是,沒想到,兒子還要在城里買房子,扎根在那里,還要接自己過去過好日子。
二奶奶想著,也好象是,該是這樣的,兒子在省城里上班,總不能娶下村里的姑娘吧,既然要在城里娶個城里姑娘,那也是要有房子住了。看來是自己老了,也糊涂了,都沒有想著攢錢給兒子買房子。
二奶奶想著,覺得對不起兒子,自從兒子工作后,總是時不時的給她寄點錢,過年過節的也會給她點,她的日子也過的非常寬裕。她以為這樣已經很好了,沒有想到還有這么大的一個事呢。二奶奶有點后悔,不該要兒子的錢,就是接了兒子的錢,也該給他攢著,讓他買房子結婚用。
二奶奶想到這里,就來到蔣大娘家,把自己的想法給蔣大娘說說。蔣大娘聽了,直勸二奶奶說:”二嬸,你不要自責。大川以前沒有說過這個話,就是不想讓你操心,現在給你說了,說明他已經有這個能力了,才告訴你的,是想讓你高興,你看看,反而自責起來了。“
二奶奶聽了蔣大娘的話,好象也說的有道理,確實大川說了,攢了點錢,夠付房子的首付了。可是轉而又一想,付了首付,這是什么意思,又問了蔣大娘,蔣大娘也沒有明白是怎么回事。
兩個人正說著呢,二寶回來了。二寶這些年也經常出去打工,見的世面也廣,應該會知道的。兩個人就這個問題問了二寶,二寶告訴她倆說:”首付就是買房子時先支付一部分,剩余的向銀行貸款,以后每月向銀行還貸款就行了。“
二奶奶聽了,又是一陣心疼,還是二寶說:”二奶奶,你不用擔心,現在城里都流行貸款買房。那些有錢人,能夠一次付清的也不全款買房,都是貸款買房。“
蔣大娘和二奶奶聽了問:”那是為啥?“
二寶又給蔣大娘和二奶奶普及貸款買房的好處,剩下的錢要用來投資什么的,說的兩個人暈暈乎乎的,但是意思聽明白了。那就是大家有錢也不全款買房,都貸款,用銀行的錢,自己錢用來錢生錢。這些都是有文化有知識的人玩的,這樣會越過越好。
二奶奶聽說這樣兒子會越過越好,這才稍稍放心了。下次兒子打電話回來,二奶奶又詳細的問了問,兒子說的和二寶說的差不多,自己也就放心了。
沒過兩三天,村里人都知道蔣大川在城里買房子了,以后就是城里人了,二奶奶也會去享清福了。這次,人們也不再羨慕嫉妒了,這也是羨慕不來了,大家議論了一陣子也就不說了,日子又回歸到正常了。
正常的日子沒過兩年,兒子帶回來一個姑娘,說是自己的女朋友。蔣大川帶女朋友回來的那天,二奶奶高興的合不攏嘴的,一整天的嘴都沒有合上。一會給媳婦倒水,一會帶著媳婦看屋子,一會又帶著媳婦出去地里看看。反正,該讓媳婦了解的,二奶奶都說了,就差點連大川小時候和姑姑在外面燒紅薯的事都說了。
自從兒子找了個女朋友,二奶奶就天天盼著兩個人結婚。蔣大川也沒讓二奶奶盼多久,沒過幾個月,兩個人就結婚了。姑娘知道蔣大川家里的情況,只是請親戚吃吃飯,簡單簡單的辦了,從那以后,二奶奶那是徹底放下心了。
蔣大川十月份結的婚,快過年時,就給二奶奶打電話說:”媽,春節不回家過了,你過來這邊過年,感受感受城里的過年氣氛。你過來吧,以后就不回去了,咱們一家人就在城里過了。“
二奶奶接完兒子的電話,激動的話都不會說了,她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還能到城里去過年,到城里去生活。
二奶奶自從接完兒子的電話,那是天天的忙的不得了,收拾東西,把自己要帶的東西都一件一件包好。東收拾西收拾的,好幾個大包子。
蔣大娘過來看二奶奶收拾了那么多東西,笑著說:”二嬸,你弄這么多呀,有些衣服也別帶了,沒有了到那里再買。“
二奶奶明白蔣大娘的意思,有些衣服是太舊了,在家都不怎么穿的,去城里更不能穿了,不能給兒子丟臉。就這樣,二奶奶減了又減,最后還有兩個大包子。
兒子回來接自己時,看著二奶奶收拾的兩個大包子,倒是沒有說什么。二奶奶在兒子回來接自己之前,特別的激動,想著終于也能過上城里的生活了,非常的向往。
可是兒子回來了,意味著自己馬上要走了,反而有點舍不得了。自己在農村生活了四十多年,這個房子也住了二十多年,對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顆樹都有著非常深的感情。
窗臺前的那顆葡萄樹是兒子上初中時栽的,每年到九月份時,總是結一大串子一大串子的青葡萄。那時自己看著一串一串鮮亮晶穎的綠葡萄,從來舍不得吃。兒子不在家時,自己一串一串的摘下來,拿到鎮上去賣,總能賣十幾塊,二十多塊的,也夠兒子一兩個星期的零花錢了。
院子里種的兩個桃種還是兒子考上高中時種下的,每年都會結不少的桃子,五六月份的時候,桃子熟了,吃起來甜絲絲的。有時二奶奶也會把桃子拿到鎮上去換幾塊錢,貼補一下家用。
還有門口那顆石榴樹,那是兒子上大學時種的,那時聽人說石榴籽多,種在家里,預示著人丁興旺。二奶奶跑了好幾個鎮子,才買了兩顆石榴樹回來,一顆不知道被哪個孩子還是誰家的牲口給弄折了,就剩下這一顆。這兩年已經結石榴了,特別是今年,結了二三十個大大的石榴,一個都有一斤多,吃在嘴里,甜甜的酸酸的,味道好極了。現在想起來,嘴里還有那個味道。
再看看西邊的麥田,成天的在那里干活,春天除草,麥季收割,種上玉米綠豆黃豆等,到了秋季,遍地的莊稼,一片豐收的景象,那是最滿足的時刻。
可是,現在這一切都要留在這里,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雖然那里有兒子,有自己的期望,有自己的主心骨,有自己的依靠。可是讓自己離開這里,還是非常的舍不得。
要走的那一天,二奶奶一大早上起來,摸摸葡萄樹,現在一片葉子都沒有了,光突突的。二奶奶拿著剪刀,把多余的叉又剪了一遍,明年它們能結出更多的葡萄。
二奶奶剪完了葡萄架,又摸了摸桃樹,石榴樹,把院子里種的花花草草都這個摸摸那個看看,想把這些都記在心里。
終于要走了,兒子拿著行李已經出去了,聽著外面好象有說話聲,應該是村子里的人吧,來送送自己。
二奶奶走出家門,外面已經好多人了,都是來送她的。二奶奶看著這一個一個面孔,都是非常熟悉,都是天天見的,雖然有時候會拌幾句嘴,但是大多時候大家都非常親密,這會要走了,特別的舍不得。
宋嫂看到二奶奶出來了,笑著說:”二嬸,這跟著大川去享福了,要記得我們,時常回來看看我們呢。“
蔣大娘過來了,拉著二奶奶的手說:”二嬸,外面不比家里,如果不習慣了,咱再回來住一陣,再去那住一陣,咱來回的住。你你一走,我還挺舍不得呢。“
二奶奶聽了這話,突然掉下了眼淚,趕緊用袖子擦了擦,對著大家說:”我就是去住一陣子,過一陣子我說不定就回來了。“
在大家依依惜別中,二奶奶強忍著心中的難受,隨著兒子幾步一回頭的走了。走向了那個陌生的城市,走向那個有著兒子的城市,走向那個以后要生活的城市。
二奶奶的適應能力還是非常強的,剛到城里時有點小小的不適應。兒子兒媳婦有空就帶二奶奶出去這逛逛那逛逛,兩三個月的時間,二奶奶就把家周圍都逛熟悉了,也慢慢的適應了城里的生活。
后來兒媳婦懷孕,伺候兒媳婦,孫子出生,照顧孫子。這一晃已經十多年了,二奶奶在城里已經生活了十七年,都已經成了一個標準的城里老太太了。說話做事,穿衣服,已經是城里老太太的風格了。
去年冬天,二奶奶覺得自己乳房里面好象有一個硬塊,洗澡時摸著有點疼。她悄悄的給兒媳婦說了,說自己不舒服。沒過兩天,兒媳婦弄了個全身體檢給二奶奶,說讓她檢查檢查。這些年,二奶奶一直都是很硬朗,從來沒有頭疼腦熱過,所以有點忽略她了。
這次二奶奶說不舒服,兒子兒媳婦想著,趁此機會給二奶奶檢查檢查,沒毛病就好,有了趕早治。沒想到,檢查結果一出來,兩口子傻了,二奶奶乳房那里長了個腫瘤。體檢的結論是,乳腺癌晚期。
兩個人從來沒有想到過會是這樣的結果,兩個人一晚沒睡,第二天又帶著二奶奶去一家腫瘤專科醫院檢查,檢查的結果還是一樣,兩個人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坐在醫院的長凳上,誰也不愿把這個結果告訴二奶奶。
倒是二奶奶看出了兩人的不對勁,就問兩人說:”我這是不是有大毛病,沒關系,說吧,我都這么大歲數了,撐的住。就是現在死了,也沒什么遺憾的了。“
兩個人沒有辦法,知道這個事情,想瞞也是瞞不過去的,只好把實情告訴了二奶奶。二奶奶乍聽說自己得了癌癥,雖然在自己意料之外,但是也沒表現出太吃驚。
二奶奶沉默了很久,最后輕輕的說:”這也是命,該得這個病的。回家,咱也不花這個錢了,能捱到什么時候就捱到什么時候。早一天去見你爹,也沒什么不好的。“
兩個人聽了,心里是五味雜陳,特別是蔣大川,心里是翻江倒海似的難受。回家的路上,三個人都不知道說什么好,安慰的話更是蒼白無力,索性蔣大川兩口子也不說了,都在想著下一步該怎么治療。
最后還是二奶奶先說話了,她說:”我的這個病,別告訴壯壯,我不想嚇著他。他不問就算了,如果他問起來,你們就說我這是小病,吃幾劑藥就好了,別讓孩子擔心。“
兩人聽了,更是難受,都這個時候了,心里還想著孫子,怕孫子難受。
醫院里給出了治療方案,蔣大川把二奶奶送到醫院開始接受治療。可是二奶奶說什么也不肯,她不愿意花這個錢,她說自己老了,也是到時候了。兒子成家立業了,兒媳婦孝順,孫子聰明可愛,她沒有什么遺憾的了。到了地底下,見到二爺爺,也有話說了。
兒子兒媳婦輪著給二奶奶做思想工作,二奶奶才勉強同意住院治療。去醫院前,還要特意再送一次孫子上學,她怕這一進醫院,出不來了,以后想送孫子上學也不能了。
這天早上起來,二奶奶已經很難受了,有點惡心,但是她什么也沒說。還是像往常一樣,幫孫子把書包收拾好,兒媳婦已經做好了飯,幾個人吃了飯。兒子要開車去送孫子上學,二奶奶不同意。二奶奶知道,這是兒子想讓自己坐車,可是她想再走一次,反正也不遠,也就十分鐘的路程。
雖然學校離家走路十分鐘的路程,平時孫子還是愿意讓爸爸媽媽開車送他上學,這樣他就不用走路了。可是那天,孫子聽奶奶說要走路送自己,什么都沒有說,自己背著書包跟奶奶一塊出了家門。
走在去學校的路上,孫子還特別貼心的扶著二奶奶,生怕她摔了似的,二奶奶直夸孫子長大了,懂事了。
住院期間,每次過星期,孫子都要去醫院陪著自己。每次孫子來的時候,是二奶奶最開心的時候,她把別人送的水果,只要是孫子喜歡吃的,她都留著,孫子過星期時來了,給孫子吃。
春節的時候,二奶奶說什么也不要在醫院里過年,要回家過年。醫院的醫生看了看二奶奶的病情,也同意出院。
春節后,二奶奶感覺自己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說什么也不去醫院了,就要在家里,用二奶奶的話說:”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誰也躲避不了。在醫院里也就是維持著,還不如在家里,開開心心的過幾天,比在醫院吊著強多了。“
其實那時候二奶奶已經很嚴重了,在醫院也就是吊著命,還受罪。醫生也建議在家,讓老人在家休養,吃著藥維持著,讓心情放松一點,這樣說不定老人的病情還能稍微好點。
從此二奶奶就在家養著,可能真的是在家里,心情放松了很多,二奶奶的心情明顯好多了,又有了笑臉了。每天看到孫子回來,還要給孫子拿牛奶,給孫子削蘋果吃,每次看孫子吃的開心,二奶奶就高興的不得了。
中間二奶奶厲害的時候,也住過幾次醫院,但是稍微好一點,二奶奶就要求出院。反復了的住了幾次院,上個星期又一次進了醫院之后,醫院已經不建議治療了。
蔣大川兩口子知道,二奶奶的日子真的不多了,也是盡量的在家陪著她。這不,前幾天二奶奶說要回家,十幾年沒有回來了,想家了。
真的可能是人到大限時,都會預感到什么,也可能是二奶奶預感到自己真的不行了,就要求回來了。結果,回來沒兩天,就駕鶴西歸了。
幾個守靈的人,都在各自己回憶著二奶奶這些年的日子,都不僅落淚了。
蔣小鳳再一次從回憶中醒來,看著面前的二奶奶,悲從中來,這一別,就是永別了,再也見不到二奶奶了,想到這里,蔣小鳳的眼淚就象自來水管似的,打開就擰不上了,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
楊晴晴看著小姑哭成這個樣子,也心里難受,扶著小姑的說:”小姑,別哭了。媽之前最疼你和大川的,她肯定不希望你把自己身體哭跨了。媽走的很安詳,走時我們都在身邊,媽說這些年過的很好,沒有什么遺憾了。“
蔣小鳳聽了楊晴晴的話,想著確實這樣,嫂子是個很容易滿足的人。只是年輕時吃了很多苦,自從大川考上大學,參加工作,日子也就好過多了。
只是這只是生活上好過,這么多年一直是一個人,也難為她了。也許,在她的心里,這么早走了,也是解脫,也早早的和哥哥在那邊匯合了,也許,這對嫂子來說才是最好的。
想到這里,蔣小鳳有點釋然了,既為嫂子這么早早的就走了而難過,也為嫂子這么多年孤孤單單一個人難過,這會又為她能和哥哥在一起而高興。
守靈的幾個媳婦看著蔣小鳳這樣,也都勸著她,慢慢的幾個人也都平靜下來。
天漸漸的黑了,幾個人守著二奶奶,這是二奶奶在這個世上最后一個晚上了。明天晚上,將是陰陽永隔,蔣小鳳向二奶奶的靈前又移了移,她想離二奶奶近一點,好好的再守二奶奶一個晚了,以后就見不著了。
夜漸漸的深了,二奶奶靜靜的躺在那里。幾個人靜靜的守著,一片安靜。
20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