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別太認真了,大家都是演員而已,許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都得按導演安排的來。
職場就是在面試與被面試之間輪回,下次面試別人的時候,專業些,nice些,同時把自己的面試經驗和技能和同事及teammember分享下,這個是我們都能做的吧。這個操蛋的社會之所以這樣子,我們自己也有貢獻?;叵氘敵?,我也做過許多愚蠢的事情,也許現在還在做,只是目前還沒有意識到罷了。
唉,人在江湖飄,都是出來賣勞力的,都不容易,理解萬歲
2. 填表這個事情我想是這樣的
幾十年前中國是非常講政治的,所以非常關注和關心大家的政治面貌和家庭成分,所以每個人需要有充分的資料表明自己社會身份。以前我們還有一個形影相隨的“檔案”,里面記錄了一個人從上學到工作的一切,當然包括受過的處分,家庭成員等。
后來改革開放了,政企分開了,但是國內的公司基本沿用了老的HR系統,包括表格系統,大家都比較懶,照搬一套東西還能work,當然好了,所以后來許多公司都集成和copy了這一套東西。從總的來說,這套東西,我懷疑是我們建國的時候從蘇聯大哥那里copy來的。
關于填表格,必要的時候就填好了。想當年我來北京的工作由于沒有戶口不是當地人,還需要到檔案所在地通過單位的同意,組織的政審,公安局的批準才完成。政府公務員,要填的更多,國企其次,民營企業馬馬虎虎,拿到什么格式的表就用什么格式的,這個得看HR的出身。外企相對填的少點,知識貨真價實的外企不會讓我們把老爸老媽老婆老妹的信息填上去,因為他們知道有個人隱私這個問題。如果貨真價實的外企讓你提供相關的信息的時候,比如緊急聯絡人,那都是在有了offer的前提下了。
對付填表這個問題,恰好在我目前在寫的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的書里有這個場景。不要和對方的任何人討論這個問題,否則就跑題了。如果牛B,先進去,然后再閃亮放光芒,把HR這個問題解決掉。對于七姑八大姨的問題,我的做法是,給自己臨時找個老爸老媽填上去就ok,老婆嘛也可以隨便找一個,呵呵。家庭成員的信息一定要用假的,越假越好。誰知道你面試離開后,這些表格被丟到哪個垃圾桶呢。這些家庭成員的信息,很容易成為詐騙敲詐的好資料。比如,我可以注冊兩個公司,前一個公司拿到你的這些資料,第二個公司再找你面試同時屏蔽手機信號。這時候打給你老媽,說你出事了,需要錢xx。老年人你知道的,而且大部分人在特定情況下,是沒法思考的。
騙子很多,手法萬千,他們才是真正沖在社會前沿的創新者和社會實踐者。
3. 社會大舞臺,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所以有時候思考問題,不能太簡單理想化,社會是個江湖,書生要不得。拿我所了解到的面試情況來說,原因有可能:
1. 企業真的需要人,找人來干活;
2. 企業將來有可能要人,先找人面著,做儲備用。
3. HR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得弄出點動靜來,要不好像整天沒事干。so,找人來聊聊天吧,也沒什么開銷
4. 你在企業的競爭對手或類似企業工作過。嗯,不錯,把那家伙叫過來面試,了解點相關的情況和信息,也許對我們有點幫助
5.企業在這個方面不太懂,找你去講講課,把你做過的項目和產品介紹下。當然,他們知道不會錄用你,也許他們根本就沒有空缺,也許他們知道用不起你。
6. 職位需求不急,先找人慢慢面著,多看看。嗯,這個和女人shopping差不多,挑啊挑,試啊試
7. 嗯,這個人不錯,不知道他/她是不是單身,找過來認識下,也許。。。。我還單著呢
8. 喲,這個人有點意思,叫過來開心一下
9. 讓你過去,忽悠你加入。像保險,直銷,推銷。。。。
。。。。。。。。。。。。。。
好多好多情況
。。。。。。。。。。。。。。
我們很難確定一件事情的背后真正原因和意圖。so,本色演出就ok了吧。接到面試邀請的時候,多問一下,再通過網絡搜索或其他途徑多了解下情況。如果有疑問,就和對方直接講出來,外企通常第一輪應該是電話面試,如果對方沒有安排,那我們難道不能要求先電話溝通嗎?面試也雙向的,其實也是求職者在面試招聘企業。不合適的機會,還是拒了吧。當然,跑過去的好處,也許能多一次面試的經驗和閱歷。如果不是特別的牛人和專家型人才,對那些許諾遠遠高于自己目標薪水的職位,還是要多注意。人要有自知之明,老實做人,貪婪要不得,個人觀點。。。畢竟,從本質上,求職者是被商品化的勞動力,這個應該符合經濟學的供求規律。yes,my my life is 買賣life!
4. “而根源在于中國的傳統文化。說來就話長了”---?不明白,能具體談談嗎?或者長話短說?
“50%的民營企業老板真的不懂管理”,我認識一些“老板”,他們經常讀書,也到處在找方法學習提高,包括參加一些培訓。是不是說,這個針對老板們的培訓還不到位,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比如 management coach not training?
5. 我還是沒看明白,是因為我的愚癡或不了解中國?
單就效率和官僚這一點來說,我覺得官僚不一定是壞東西,官僚制度是在犧牲和平衡個體效率的基礎上,最大化了整體的效率。就我工作過的兩家所謂500強外資企業來說,那是官僚的很,其中的一家管理體系一層一層有一層,從普通員工到CEO,得隔著有10個老板。做起事情來嘛,就像和80歲的老奶奶一起去跑步,那個慢且穩,個人的速度和力量完全體現不出來。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公司,業務還不錯,生意和項目,持續在前行。
官僚體系的特點是:1. 流程標準化;2. 職位專業化分工;3. 組織管理機構層次化;4. 去個體化,沒人性;5.按照結果和業績說話
任何一個組織機構,不管是企業政府或非營利機構,當人員和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走向官僚化,我覺得這是規律性的東西。就我之前工作過和接觸過的國內民營企業來說,恰恰是他們不夠和未能實現官僚化管理,停留在作坊式或占山頭的階段的情況,造成了企業管理混亂,效率低下的結果。
所以我要說,官僚制度好!
我覺得國內很多其他問題,其實是因為機會的不平等和分配的不公造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啊同志們。意識形態方面,典型的二元思維方式,也起了很壞的作用。
6. 產品是死的,人是活的,產品是人造的。沒有好的制度和運營管理,再好的產品也做不大,即使能做起來,也會成為眾矢之的,做另外一個更好的公司的鋪墊者和序曲,俗稱炮灰。
-------------------------------------------------------
官僚制度 from 百度百科
-------------------------------------------------------
官僚制度,bureaucracy,按照職能和職位分工、分層管理原則建立起來的行政權力體系。1745年法國學者V.德顧耐首創此詞,以描述普魯士的政府形式。后來被人們理解為具有貶義的官僚組成的行政制度。20世紀初德國社會學家M.韋伯把官僚制度作為“合理社會制度”的同義語。他提出統治人類社會有三種權威:傳統權威、超凡魅力權威、法律與理性權威,并認為后兩種權威都是以官僚制度為基礎的。在現代行政學中,也有人認為官僚制度是科層組織化了的正規行政制度。
簡介
官僚制度一般分為早期的官僚制度和發展了的官僚制度。前者以秦始皇時的中國、新王國時的埃及和后期的羅馬帝國為代表。這個時期超凡魅力的權威是統治社會的基礎,法制卻很不完備。后者始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以后,西方國家法制逐漸完備,科層組織日益嚴密,并建立起正式的文官制度,這時充分發展的官僚制度已成為維持現實社會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韋伯曾論述過官僚制度一般具備的條件:①有強大的中央集權。②有較為完備的法律制度作為辦事的依據。③有經過專門培訓,通過公平競爭、擇優任用,以辦理公務為職業,靠工資為生的公務人員。④有維持國家開支的經費。⑤有層層授權,下級對上級負責的科層組織。⑥公務人員有按照法規自由支配的強制手段和自由處理的權力。⑦公務人員的職位有一定任期。⑧公事與私事、辦公室與私人住宅、公產與私產有明確區分。⑨機構內部有固定的辦公機關與檔案資料等。
編輯本段分工
官僚制度適應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和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需要;它為行政活動,為管理者行使權力提供了正式的規則,因而對提高行政效率,實現行政目標有積極的意義。但是,隨著官僚制度的發展,它也暴露出種種弊端,如滋生官僚主義、出現享有某種特權的階層等,引起了社會公眾越來越多的批評、關注。
7. 不說好,也不能說不好,這個得總體來看。說好,那是能舉出許多例子的;說不好,那也一定可以找出無數的證據。大而復雜的對象,是混沌,本身就充滿了沖突和混亂,就像一個人,我想我們不能說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不能用二元思維方式做定論?!叭思确翘焓梗卜悄Ч?,而是與善惡交織在一起的存在,是欲望糾纏的生靈”。從人性上來說,大家更容易被負面的東西吸引,這個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有目共睹的是,中國社會是在進步的,經濟是在發展的。所以我要給它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