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半個小時,就是女神節了。
實話實說,我不知道三八婦女節到底是如何進化成為高大上的三八女神節的。但我依然要祝你:節日快樂。
女神二字閃耀著光輝,節日二字散發著幸福。如果你的老板比較仁慈,你或許還有半天假期。
如果沒有假,老板也夠嗆給你補發三倍工資。你即便戴著女神的王冠,也得面對現實。何況,王冠只能借給你半天。
節日,往往是為了紀念。比如三八婦女節是為了紀念爭取女性平權,它發源于1909年美國芝加哥勞動婦女罷工游行。你看,它還是個洋節呢。
而三八女神節,完全是消費時代的網絡自制節日。就像是,肯德基麥當勞里賣的豆漿油條。大體上是那個味道,可感覺上是怪怪的。
女孩們不愿意稱自己為婦女,可是還想過個節。這,就是女神節的全部含義了吧。
你有過節的權利,也有不過的自由,這是多元價值時代的好處。只是,你別把一個消費節日當了真。
因為這一天沒收到你愛的人送的禮物,或黯然神傷,或大發雷霆,都是幼稚可笑的事情。
主動索取不成犯傻的,就更讓人笑掉大牙了。
比如一個南京女孩在網上買了一堆禮物,然后找男朋友去付款。結果,男朋友拒絕了。
這女孩真不是吃素的,一賭氣去派出所報了案,說自己被同事迷奸了。
后來警察一盤問,根本沒有這回事。正打算把她拘留了,卻發現她是孕婦,只好批評教育結了案。
有人說,女孩要的不是禮物而是愛。我還能說什么呢?只能說她挺著肚子污蔑孩子父親的舉動,真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愛呀。
他們倆,會有一個怎樣的未來呢?或者說,會有未來嗎?
女人靠禮物刷存在感這事,算是天性使然,原本無可厚非。懂風情的男人也不太會去計較,多一點貴一點。
只不過,禮物這種東西和安全感一樣,最好自己給自己。
如果你認為禮物是一種示愛的方式,那你可以主動出擊。如果你認為禮物是一種愛的必需品,那就更不能指望男人了。
“我就是想要,你必須得給。”哈哈,你要是想當大齡熊孩子,可以回家找爸爸媽媽呀。
還有人說,我找男友嫁老公就是為了給我花錢寵我的。我自己都OK,留著他過年嗎?
如果你真的這么想,那我覺得你的人生觀可能已經過了保質期。
你還停留在封建社會的婚戀價值體系里,那最好抓緊時間擇個吉日,幫夫君選個合適的二房吧,不然可顯得你這大房有些不懂事。
是不是?
我很尊敬我的一位女性朋友,面對風雨波折,常常從容不迫。她說沒什么啊,自己能掙會花。
掙錢,讓一個女人擁有價值感。花錢,讓一個女人擁有幸福感。一掙一花,讓人生變得如此豐盈滋潤,臉上的皮膚都透著紅潤。
和那些哭哭啼啼管男人要禮物的女人比起來,她可不知道要高級出來幾個等級呢。
真正的女神,舉手投足都是滿滿的自信。無需恭維,無需高冷,那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氣質,可不是靠幾片面膜就能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