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彭小六,是一年前通過公眾號文章,知道了有這么一位人物,那個時候對他并不了解,只覺得是一個比較上進會寫文章的程序員。后來,陸陸續續知道他利用業余時間寫作,成了簡書一哥,還出了書,然后從三線小城市離職了,進入在線教育公司成為總監。納尼,大家都是普通人,憑什么他就能逆襲呢?
我個人非常喜歡上進的有志青年,對于這類前輩心存敬畏,下文我就稱彭小六為六哥。
1、六哥的最重要的人生軌跡
六哥畢業于三本院校計算機專業,畢業后一度找不到工作,后來在鎮江做了程序員,過著千千萬萬普通程序員一樣的生活。從最開始的月薪1500到后面的月薪6000,從小職員到部門經理。如果故事就這樣順理成章地發展,我們一定看不到今天這樣的彭小六。
故事在2015年底發生了轉變,因為一篇文章《我可以不上班,你不行》,六哥受到啟發開始了自己的寫作探索之路。
2015年1月30日,他寫下簡書第一篇文章;
3個月成為簡書簽約作者,同時粉絲破萬;
6個月從0開始出版新書,如今已經出版2本新書;
2015年9月10日,寫作8個月后,寫出第一篇簡書爆文《如何用30分鐘讀懂一本書》,目前閱讀量5.4W;
接下來頻繁出現爆款,基本維持在每月2篇左右爆文,文風出現了有些改變;
2016年初,開始進行變現行動,同時大量學習線上線下課程,結交大咖;
2016年2月15日,寫出歷史爆款《一個追求高效的學習者手機里面裝有哪些APP?》,目前閱讀量39W+,也是六哥簡書485篇文章中,閱讀量最高紀錄保持者;
2016年,是六哥個人品牌和矩陣打造年,成為了多個專欄作者,也逐漸有了更多名氣,從簡書延展到了其他平臺;
2016年底辭職前往深圳,從此開始行動派的總監生活。截至2019年1月13日,簡書粉絲18W+,在簡書寫文79萬+,共寫了485篇文章。
2、對標六哥,普通人如何實現逆襲?
(1)不停試錯,找到方向
通過閱讀六哥寫作開始到現在的文章,我發現六哥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探索時期。從最開始的讀書拆解一周一本書,到后面寫文,六哥嘗試了閱讀、寫作、學習方法論、職場新主張、PPT、時間管理、項目管理、手繪、愛情、知識管理、一周一本領讀、個人品牌等多個領域。
在實踐中,他發現自己有些領域寫的并不擅長,比如PPT、項目管理、愛情、一周一本書計劃和領讀計劃,在前期寫過一些,后期基本很少寫了。
所以,沒有人知道自己未來的走向,都是在試錯中不斷確定和發現。方向不是想出來的,是自己嘗試探索出來的。
(2)先完成,再完美
六哥是程序員出身,自身寫作能力并不強,但是并沒有因為這個停止。六哥一直堅持寫,在第8個月的時候才寫了簡書第一篇爆款文章。所以,并沒人天生會做什么,只要你刻意去練習,你回發現自己巨大的寶藏。
我讀了他早期的文章,發現那時候他比較偏重方法論,條理非常清楚,但是可讀性比較低,相對比較枯燥。而且,前期文章以每周拆解一本書,標題也沒有太大吸引力。后面,六哥的文風也在逐漸改變,標題更加吸引人,同時內容也有了更多活力。
人都需要有個成長的過程,一口很難吃撐胖子。
重要的是你已經在路上,先從完成開始,前期不必苛責自己,從開始行動就是進步,然后再逐漸完美。一旦出發,你就會發現路上的風景真美,你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3)提升自己,不斷擴大自己的人脈和資源
六哥是個普通的程序員,周一到周五都需要工作,而且工作在比較偏僻的城鄉結合部的工業園區,相對比較閉塞。所以,他充分利用自己周末的兩天,不斷參加拆書幫、十點讀書、行動派等多個組織和平臺的社群,花學費學習、參加線下活動,豐富頭腦提升能力的同時,為自己不斷積累人脈資源,鏈接各個領域的牛人。
同時,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展示的機會去展示自己,為了一個15分鐘的分享自己準備1個星期。正是由于他這種不斷死磕自己的精神,同時在各種社群中非常活躍,不斷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也被大咖們注意。
六哥說,就是因為他在行動派的活動中一直比較積極活躍,很幸運地被創始人琦琦發現,后來就邀請他加入了行動派,從此開始了自己另外一番天地。從月入幾千到月入六位數,我相信六哥增長的不只是收入,更是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
成年人的生活中哪有什么幸運,沒有前期的個人積累,怎么會有后面的那么多偶然。
30歲,你覺得改變自己晚不晚?40歲又如何呢?只要你想做,和年齡這個數字有關系嗎?
讀完六哥485篇文章,并且自己做了分類整理,感受到他一步步走來的不容易,有焦慮、有迷茫、有開心、有激情,他很幸運,因為他足夠努力。六哥成功改變了自己本來平凡的軌跡,其實每天都有人在不停的努力,渴望實現自己人生的變革。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能改變命運的就是自己。
你足夠努力你就可以過上你向往的生活,前方足夠艱難,你愿意努力嗎?
死磕一次試試,你一定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為了寫這篇文章,翻看了六哥485篇文章,就像看一部電視劇,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如果你喜歡,歡迎點贊和贊賞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