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B站獻給新一代的后浪都把人刷魔怔了。
前浪說:科技繁榮、文化繁茂、城市繁華,現代文明的成果被層層打開,可以盡情地享用。所以,奔涌吧,后浪!
但后浪卻猛潑一盆冷水的回應說:壓力太大,你們浪吧,我浪不動了。
本來是充滿斗志的五四青年節獻禮,現在卻變成尷尬的前浪狂歡,為什么呢?因為后浪們正在遭受人生的至暗時刻。
自疫情爆發以來,企業招聘減少,830萬畢業生畢業即失業;
公司倒閉,企業大量裁員,無論是前浪還是后浪,工作都朝不保夕;
消費降級,人們收緊腰包,企業接不到訂單抗不過風險關門大吉。
無論是創業的還是畢業的,都憂心忡忡,夜不能寐。
在這種時刻,告訴后浪們,奔涌吧,去過你們的人生,無異于一場笑話。
所以翻涌吧倒不至于,但是熬過去卻很必要。
01.
每個人的人生
都有一段至暗時刻
很多人經常會在生活不順時,抱怨自己為何命運多舛。
實際上,不管是什么人,什么身份,生活中總總會碰到一些至暗時刻。
萬達總裁王健林就曾分享過這么個小故事:
創業初期,他曾接下了一個項目,需要一筆2000萬元的貸款。但找了幾十家銀行,沒有一家愿意貸給他。
后來,終于有家銀行松口答應說“可以”,但是王健林說:
“我有時候一去找他,他就從后門走了,我在走廊白站。
有的時候在走廊里堵著他,他說“好好你這樣,你下周二來吧、下周二來吧”,等我下周二去,他出差去了!
當時就為了拿到這筆貸款,有的時候一去在那個走廊上(因為進不去辦公室)一站就是一整天。
當時站在走廊里面這種感覺,這種恥辱,我覺得太卑賤了嘛?!?/b>
即使前前后后找銀行行長50多次,王健林最終也沒有拿到2000萬貸款。
因為內心焦慮,王健林后來九天九夜都沒有睡著覺,什么安眠藥,什么打針都不行,就是睡不著。
到后期整個人都有點精神恍惚,失常了。第十天早上正開著會,“咣當”一頭就昏迷在地了。
后來有人給王健林出了一個主意說:干脆你就發一個債券,但是你得承諾回報。
就這樣,不求銀行,自己創新,王健林成功解決了項目的難題,把他們從瀕臨破產的邊緣給拯救回來。
誰說成功的人生就不苦,有時候,只是你不知道他的苦。
老羅曾說:“通往牛逼的路上,風景差得讓人只想說臟話?!?/b>
所以,黑暗是真的,壓力也是真的,但它并不是只對你如此,它是對所有人如此,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熬過去。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
誰能想到,能駕馭如此古風韻律的詩句,被高曉松頻頻贊譽的方文山,也是熬過8年至暗時刻才成功的呢。
1969年方文山出生在一個偏僻小鎮的藍領家庭。
20歲那年,沒考上大學的他只得跟同齡人一樣去服兵役,但退伍之后,方文山就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了。
他說:“人家十五六歲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十七八歲就知道自己該考什么學校,我什么都晚,連談戀愛都晚?!?/b>
23歲那年,方文山突然想要當個編劇,于是進修了兩年。
但兩年后還是無人賞識,于是,他只能一邊打工,一邊寫詞。
干活的時候,方文山都隨身帶著紙筆,只要想到一句好詞就趕緊寫下來,不到一年時間,累積了100多首歌詞。
但是整整一百多封投稿,都在方文山的滿懷期待下杳無音信。
于是他幻想破滅,否定自己,深感絕望。
直到2000年,方文山包攬一半歌詞的《Jay》橫空出世,唱片大賣,他才開始嶄露頭角。
其實,無論是王健林還是方文山,他們都是那種能為了一件事堅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人。
他們是走過崎嶇的山路,才登上的人生頂峰。
所以,人生的這道坎,誰都會有,但只有熬過去的人才能成功。
02.
至暗時刻
要保持樂觀態度
人在遭受挫折的時候,總會灰心喪氣。
但是滴滴創始人程維曾樂觀的說過這樣一句話:
“?有50個人拒絕了你,還是要選擇相信第51個人?!?/b>
滴滴可能是中國互聯網有史以來融資最多的公司了,但他們也經歷過沒人相信、都是拒絕的一段時間。
2013年滴滴融C輪的時候,因為有競爭和其他因素,導致那個時候沒有人相信他們。在中國走了一圈,沒有人愿意投資滴滴。
然后程維就去美國,走了兩三個城市,甚至都沒有多少人愿意見他們,約好的會議都被取消了,紐約答應給offer的投資人以各種理由放棄了,實際上是很失敗的。
程維曾自述說:“我記得從紐約去舊金山那天,正好趕上感恩節大堵車,天上下著雪,去機場開了三個小時,嚴重擁堵導致誤機。
我改坐凌晨的航班趕到舊金山,只是為了見了一個投資人。但這個投資人后來還取消了行程,我最終也沒有見到他,只能無奈回國。
當時我的心情很灰暗。公司里的同事很關心地問融資進展怎么樣,雖然實際情況非常困難,但也不能說不行,因為大家會失望。所以我還是只能告訴大家沒問題,國內還有一些新的投資人有機會。
我天生就是很樂觀的人。我覺得只要有一點希望,其實就都是機會。所以我還是選擇相信我們做的正確的事,努力到無能為力,上天一定會給你開一扇窗子。
結果我們回中國后,見了第一個投資人就搞定了。所以說要永不放棄,不放棄希望,如果有50個人拒絕了你,還是要選擇相信第51個人會成功。
就像之前我們面對無數的艱難都走了過來一樣,未來的艱難也沒有什么不可以面對的,它其實就是讓我們變得更強的路上的一些挑戰和過程而已?!?/p>
樂觀能幫你度過至暗時刻,而悲觀只會讓至暗時刻碾壓著你過去。
曾國藩說:“不能忍,則不足以任??;不任敗,則不足以成事。”
人生有時就是這樣,屢敗屢戰,只要你保持樂觀,不認輸,那生活就不會輸。
03.
黑暗中
不放棄自己很重要
我觀察過周圍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是這樣,就是會在黑暗中頹廢消沉。
但是,越是這樣,往往黑暗時刻延續的時間越長。
有句話說:放棄誰也別放棄了自己。
所以黑暗中保持努力,這樣才能在天亮后看到驚喜。
就像羅琳,在遭遇母親去世,丈夫家暴,孩子生病、家庭經濟捉襟見肘等一些列傷害后,她并沒有選擇茍延殘喘的活著,而是忍受著痛苦繼續完成《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手稿。
后來,她回憶說:
“從任何傳統的標準看,在我畢業僅僅七年后的日子里,我的失敗達到了史詩般空前的規模:短命的婚姻閃電般地破裂,我又失業成了一個艱難的單身母親。
除了流浪漢,我是當代英國最窮的人之一,真的一無所有。當年父母和我自己對未來的擔憂,現在都變成了現實。按照慣常的標準來看,我也是我所知道的最失敗的人。”
但是即使身處低谷,也并沒有自怨自艾,反而筆耕不輟,為自己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不放棄自己,才能逆風翻盤。
而自己,是人生唯一的賭注。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過這么一句話:
“哭和笑都是因為歡樂,但哭的人知道而笑的人并不知道,這歡樂是用多少痛苦換來的。”
世事艱難,你能熬過多少至暗時刻,就能走多遠。
這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成功者們用自己的實踐,給我們的一條最樸素的啟示。
與大家共勉。
注明:此文純屬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