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雞湯文,我們或多或少應該都有一定的了解。
一方面我們認為雞湯文沒有任何營養,一方面在某個失眠的夜晚,我們又需要一點雞湯來鼓勵鼓勵自己。
我們都是在這世間流浪的孤兒,偶然也需要碗雞湯來驅走身上的嚴寒。
當然也有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雞湯文不僅沒有任何營養,甚至可能是有毒的。有毒的理由也很簡單:
“如果有人告訴你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并且你對此深信不疑,那么一旦某一次你的付出沒有收獲,那么你所受的傷害可能是雙倍的”。
被吹的越高,掉下來的時候自然會越疼。
以上這些可能我們早就知道了,可能還有自己的立場。那么下面這些,可能就是你所不知道的。
萬維鋼老師有一篇文章,叫做《正能量的負作用》,這片文章里面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了一個結論:“雞湯文是有負作用的,而且還很大”。
我們都知道雞湯文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只講努力奮斗,講未來有多美好,但唯獨沒有講怎么去做?怎么去選擇?也就是說雞湯文省略掉了最重要的過程,只剩下了結果,而達到這個結果的辦法就是想象,想象自己已經得到了這個東西。
有一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如果你真心想要一件東西的時候,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這句話有道理嗎?好像有。比如我們想要減肥,然后想象自己減肥成功,穿著帥氣的衣服,然后跟某個美女約會,吃著燭光晚餐。
這時候我們是不是會更有動力呢?
這好像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件。朋友,老師不是一直是這么激勵我們的嗎?
這篇文章之所以刷新了我的三觀,是因為文章中提到的實驗。
這是幾個顛覆三觀的實驗。
實驗1:
找三組學生,隨機分成三組:
1.第一組學生每天花幾分鐘想象自己已經取得了好成績之后,是什么感覺——這是正能量組
2.第二組學生的任務也是每天花幾分鐘想象,但他們想象的是自己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以及如何準備考試。
3.第三組是控制組,沒有想象任務,該怎么復習就怎么復習。
實驗結果是第一組學生成績最低,他們不僅得分低,而且準備的時候也少,因為他們覺的已經取得好成績了。得分最高的是第二組,其次是控制組。
實驗2:
有一個求職的實驗,其中一組是正能量組,想象自己已經坐在了大辦公室里的樣子。結果發現這組的求職者他們發出的申請最少,在找工作上所花的時間也比其他組少。
人們都說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可是數據統計證明,在競技行業中,比賽之前愛微笑的往往更容易輸。
我們總覺得偶爾需要一點正能量,但可能起到的作用卻可能是負面的。
有一句話我覺的可以對照起來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這句話跟雞湯的區別在于,一者只強調結果的美好,一種卻對結果做了各種設想以及應對措施。
想象結果的美好,會讓我們充滿自信,甚至自大,進而忽略掉很多細節的功課,感覺自己已經勝券在握。
想象過程反而更能讓我們發現自己的不足,以及很多細節的問題。這樣我們反而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準備,去琢磨。
文章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我很喜歡,作為今天的結尾。
想象過程,相當于模擬訓練,想象結果,相當于精神鴉片。
如果一個人不能清楚的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大談夢想,那不是飲鴆止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