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大部分從大學過來的人都有這個感覺,就是大學太輕松了,基本上是玩著就結束了,還美其名曰利用這段時間接觸了解社會。但工作后的一個感覺是“所有當時上學時欠下的東西都需要上班的時候補回來”,如果大學玩了四年,基本上工作了還要把這個補回來。
現在回頭看,作為一個初涉社會工作的學生,由于沒人給你指導,家里人每次都說“好好干”,但怎么樣是好好干沒人告訴你,存在著幾個問題:一是由于剛拿到工資,認為只要把手頭的工作干好就ok了,加上剛畢業的那股天之驕子的味道,不懂得主動了解單位 部門的戰略發展方向,二是缺乏主動與領導溝通,中國自夏建立以來,管理的手段基本是一級管一級,而這個管理過程中就存在著信息的耗散問題,行長給部門領導開會,部門領導給團隊主管開會,主管再給員工開會,最后到員工耳朵里的可能只剩下大方向,或者說是骨頭,讓一群牙口不好的員工啃,三是頓時缺乏了繼續學習的動力,甚至覺得就這么干著可以一直到退休,這的確是很多銀行人的想法,原本的老底已經被吃了無數次了,把鍋底都吃沒了也不知道補充。四是被銀行的光鮮給騙了,外人聽著光鮮的是銀行,而不是自己,但自己當時卻陷入了這種陷阱里。
鑒于上述所說,上班的時候看看報紙,把手頭活干完,到點回家,還自我感覺良好。這估計是很多剛開始工作的學生的通病。而這段年齡正是一個人精力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候,是可以干出很多可能性的時候,但是我或者說是我們卻把這段時間過得太休閑了,很少有人能像馬斯克那樣在年輕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未來要從事“互聯網 太空 新能源”,而我們很多都是在年輕的時候就隨波逐流了。
所以作為過來人如果給新工作大學生一些建議的話,
1 如果從事的是你喜歡的工作,那么要了解單位和部門的發展方向,自己向這個方向主動靠攏
2 如果從事的不是你喜歡的工作,那么就堅持自我學習以備機會出現
3 堅持學習,了解行業或者自己感興趣行業的最新動態
4 不要被錢和名氣騙了,追求卓越把事做好,錢和名聲自然而來,即便不來也無所謂
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