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醒來,都會發出一聲莫名的嘆息:已經是秋天了啊。
拉開窗簾,天空還有些暗淡,泛出淡淡的白色。像破舊商店里掛著的老式白熾燈的燈管,因為久不擦拭的緣故,雖然散發著光芒,但卻有昏暗的感覺。
清晨的空氣帶著陣陣潮濕,黏在皮膚上涼涼的。然后一陣風吹過,會不由自主的打個寒顫:已經是秋天了啊。
看著還在地平線四十五度慢慢上升的太陽,還有太陽周圍被染成金色的彩霞。我會惡意的猜想著:其實它只有一天,或者半天的生命而已。清晨的它就是一個嬰兒,在朝霞的引領下成長,在天空中散發出最為耀眼的光芒。而黃昏的太陽就是遲暮的老人,但它也會在晚霞的陪伴下死亡,直到月亮的降臨。然后在明天,又有一個新的太陽出現,重復著它的道路。
把目光轉到窗臺邊的木制娃娃上面,那是一個很普通的福娃娃,是個女孩,叫做阿喜。樣子就是無錫的泥人兒,索性我連名字都搬了過來。
當初朋友送我阿喜的時候,我還是驚奇的。里面有一個小小的創意,阿喜里面還有阿喜,再打開,依舊是阿喜。一共是七個,每個阿喜都比原先的小了一號,但做工卻是一樣精致,讓我喜愛不已。
現在朋友已經和我橫跨了一個中國,但是阿喜卻一直陪在我身邊。
輕輕的拿起阿喜,用食指慢慢的輕拭著,心里卻又想到了太陽。
然后我會想到太陽下的地球。
以前世界史的老師提過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地球叫做地球?
答案很簡單:因為古人給地球命名的時候,不知道地球外有其他的星球,不然就叫做地星了。或者應該再改一下,叫做水星才是。那么現在的水星也該再換個名字了……但名字只是一個代號而已,也許真有外星人的話,他們肯定不會稱呼地球為地球。
我常常的在想,地球就是那個最小的阿喜,被太陽系所包圍著。然后太陽系外又是銀河系,接著是宇宙。宇宙就是一個終極的世界了,但是宇宙之外呢?那也叫宇宙,宇宙的定義就是包括一切。
但是如果是阿喜呢?一共有七個阿喜,現在才到第四個而已。宇宙之外有什么誰也不知道,所以才會讓人引發無數的遐想,如果我們知道了。誰會在意太陽系內到底有什么呢?因為我們早已知道答案了呀。
阿喜就是盒子。而我們也是生活在最小盒子里的人類,永遠也不會知道最大的盒子是什么樣的。
有一部電影叫《楚門的世界》。說的是一個叫做楚門的平凡男子,生活在一座巨大的攝影棚里的事情。但是他不知道啊,他不知道他生活在攝影棚里面、他不知道他周圍所有的人都是演員、他不知道他的父母不是他的父母、他不知道每一分鐘都有無數個攝像頭在對準著他!他以為周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
那我是否是另一個楚門呢?也許再擴大些,地球對某些上位者來說只不過是隨手制造的玩具而已。那我們就生活在這玩具里面,所有的一舉一動也像楚門一樣。也許宇宙之外才是那些上位者的所在地,但是我們看不見。我們無法探索宇宙之外的東西……
也許再夸張一些,地球上也許只有你一個人是有生命的。其他的一切只是電腦里的一堆數據而已……你每天在無數探頭的監視下生活。
回過神來,太陽又升高了少許,灑下的陽光已經鋪滿了我所在的世界。看上一片片的金黃,就連手中的阿喜也被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
是吃早飯的時候了,也許無數的攝像頭正對準著我。那就麻煩導演給我準備一份早餐吧,我比較喜歡吃些清淡的。
要求不高,粥就不錯。
盒子之外到底是什么?也許是另一只盒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