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子
01
周末公益課上,一個大三的學生問我:
慧子姐,為了跟別人有話聊,我跟著別人看各種各樣但是我不喜歡的書。我不確定我這樣做對不對,你能幫我解答一下嗎?
我說:“親愛的姑娘,我能理解你極度想擺脫每天跟人無話說的窘狀,但你如果為了迎合別人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它會讓你疲于奔命,會讓你厭惡自己。”
“你想想看,你身邊每個人,他們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知識結構。為了跟學哲學的人交流,你看哲學書;為了跟學數學的人交流,你看數學書;那如果遇見一個考古學的人,你是不是要看考古學的書?”
“你覺得這樣有意思嗎?就像你根本不喜歡吃一樣東西,但非得大口大口地塞。你這不是爽了別人,為難了自己嗎?何苦交往的這么卑微呢?”
我巴拉巴拉巴一大堆話,就是為了想告訴她:迎合式交往是一種不太健康的交往方式。
02
經常遇到類似的問題。
一個男生留言跟我說:
我一點都不喜歡看球。但我們宿舍的人都喜歡看球。什么世界杯,亞洲杯;什么梅西,伊布,亨利,C羅,說實話,我一點興趣都沒有。
但問題也在這里:我不看足球,那他們談話我就插不上嘴。不僅如此,他們還把我當怪物看,覺得我是一個很out的人。
所以,很多時候,我不得不跟他們一起看球,看那些讓我無感、甚至覺得無聊的東西。
說實話,我能理解喜歡看球的人,我也能理解不喜歡看球的人。
boss也分享過他當年的一個故事:他大學的時候,遇到的情況跟這位男生一樣,也是身邊人都看球,就他不看球,然后他也嚴重懷疑了自己一段時間。不過所幸的是,他及時認清了這種情況。
他用的方法,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說的:不為了迎合他人,而強迫自己去接受一些東西。
03
為了和別人有話說,你逼迫自己去看各種各樣的書,什么火影忍者,什么金瓶梅,什么柏拉圖。——可是,憑什么呀?你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為了合群,你逼迫自己跟他們一起看球。——可是,你為什么要看球呀?你本來就毫無興趣。
為了不被孤立,你不去自習,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你陪她們一起在宿舍看劇,玩游戲,然后內心一萬只草泥馬在奔騰:
我明明看劇看得心理發慌,我明明知道專業沒學到什么東西,我明明不知道未來在哪里,我明明罪惡感好深,我TM為什么要在宿舍浪費時光?難道我活著的意義就為了讓這幾個人喜歡我?
我曾經也被這個問題困擾過,大家都知道女生喜歡聊八卦追韓劇,而我是一個幾乎不看娛樂八卦的人。所以當身邊的女人湊在一起聊誰和誰緋聞、誰誰劈腿時,我根本就插不上嘴。我當時在想,難道我也要去惡補這方面的知識嗎?但心里一個聲音在大喊:臣妾做不到啊!
04
如何避免迎合式交往?
我認為:一個人不必為了討他人喜歡,而去做他人喜歡但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一個人應該專攻自己一個領域,跟領域里的人有話說就行了。
就好比,金庸老爺子對文學創造,尤其是武俠小說很精通,但如果換到財經場合或互聯網科技場合,他可能就沒話講了。——但這重要嗎?不重要!他在武俠小說這個領域很有名氣,無數人想慕名拜訪。即便是馬云,都特地請金老爺子來西湖舉辦了一場西湖論劍。
再比如,一個品牌營銷專家,可能在減肥護膚論壇沒話可說,但在品牌營銷論壇,那只有他才有指點江山的份兒,而且慕名前來求教的企業家比比皆是。
快遞業大佬順豐王衛,可能在電子商務和無人駕駛汽車領域言論不多,在娛樂八卦領域可能還說不過你,但在快遞這個行業,他說略懂,其他人就不敢說很懂。馬云數次想拜訪王衛都未得一見。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不必為了討得每一種人的喜歡而努力,也不必為了到每一個場合都有話說而焦慮,你只需要在一個領域、一個人群受歡迎,有話說,你就已經很不錯了。
05
很多天使投資人你可能沒聽過,但他們在業內如雷貫耳。這不是你孤陋寡聞的錯,也不是他們名氣不大的錯。錯就錯在,你們本來就無交集,何必強求。
一個特能八卦的娛樂主持跟一個嚴謹著稱的證券分析主持,估計就搭不上話。可是他們誰也沒錯。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不同道上的人。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
不要為了跟別人有閑扯的話題,而去茫無目的地看書。
不要為了所謂的合群,逼迫自己跟他們一起看劇。你可能不知道,你們很討厭那些不懂劇的人,但也有很多人很討厭宅腐的人。
不要為了看起來很酷的樣子,學別人吸煙。你可能不知道,你們所在的吸煙群體會彼此覺得很酷,但外部那些“被吸煙”群體,他們恨不得脫下鞋子拍死你。
不要為了裝碉,跟著別人一起去紋身和打鼻釘。可能你們所在的群體彼此會覺得很碉,但你可能不知道,在成年人眼里,甚至主流社會眼里,那一點都不酷。相反,他們會覺得你很不成熟,非主流。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絕大部分用人單位都不會招聘這種人。
你只需要在一個領域、一個人群受歡迎、有話說,你就已經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