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父母,要學的東西太多,感覺累是因為有時候吃力不討好。
而只要學會做對以下三件事,就能輕松做個好媽媽。
一、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情商
性格比學習重要一百倍。而性格好的重要表現就是情商高,情商高的表現之一就是,永遠讓別人感覺舒服,自己也舒服。不是迎合別人,而是說話不傷人。
一個情商高的人,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學習好不好,父母都不用擔心他的生活能力。
所以,從今天開始,以身作則,教會孩子好好說話,做一個讓別人感覺舒服的人。
永遠不要說,我這人說話比較直,所以傷害人。直接承認自己情商低比較好!
二、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關鍵期,事半功倍。
最重要的啟蒙都是在12歲之前完成的,媽媽要抓大放小。
關鍵期簡略表參考如下,詳細參考大V媽媽課堂專家課程。
0-6歲:語言
6-8歲:拼音
6-10歲:識字
12歲以下:書寫。字如其人,參考《芳格練字本》--大框里套小框。
小學期間:歷史地理文科,以及邏輯思維(智商)啟蒙。
圖形的關鍵期是9歲,因此地理不應該等到初中才開始。
三、媽媽少說一句,媽媽后退一步。
可說可不說的,別說。
同一件事只要嘮叨一次,說多了沒有意義。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后退一步,孩子就進步一點。家長不能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