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兒子放學后,我們直接去了超市發,帶他選明天春游吃的午餐。上周兩個姐姐出去,每人都選了自己喜愛的食物,盡管給了他幾塊糖打牙祭,但更多好吃的貌似已經被她們塞進書包,生怕他來搶。
現在好不容易盼到自己去春游,兒子巴不得把所有好吃的都收入購物車中。來到薯片前,兒子拿了一桶燒烤味樂事薯片,我看看價格8.5,上面的架子上有一個促銷的三聯裝是16.9。
我很自然地拿起三聯裝放入購物車,兒子反對道:“一桶就夠了,別多花錢了。”
我想都沒想說:“沒關系,這個促銷更優惠,2桶價格買三桶,還可以給姐姐每人一桶?!?/p>
“她們又不出去,不用了?!眱鹤佑行┙箲]又堅定的說。
我猶豫下還是同意了兒子的意見,只拿了一桶薯片。小人不貪,只選擇了一桶薯片,一袋呀土豆,一個毛毛蟲面包,一包紅棗酸奶,就心滿意足地結賬回家了。
回到家,他先收拾明天背的書包,裝好所有物品后,寫完當天作業,然后玩玩具。直到手機發出信息的聲音,我打開一看,是老師發的,特意囑咐孩子們明天只能帶午餐,不能帶零食。
聽到消息,兒子立刻無奈地讓我幫他做壽司,還掏出準備好的食物,薯片送給二姐 ,面包送給大姐。呀土豆沒舍得,自己藏起來。
我覺得面包不算零食,可是他堅持只帶壽司和酸奶。
2
春游結束,兒子下車后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太虧了,原來可以帶零食,康佳寧帶了一大包零食,饞死我們了?!?/p>
我假裝好奇的問:“給你吃了嗎?”
“給了,我們都搶他的零食吃,我還把我的壽司和酸奶分給大家吃了。”
3
可能是沒吃到薯片,兒子覺得很虧,就溜到二姐房間,偷偷吃了部分薯片。二姐發現后大發雷霆,過來追問誰動過她的東西。兒子立刻變得沉默寡言,直到二姐提名問他,他才毫無底氣的哼了一句,“拿了,怎么著。”
二姐氣憤的摔下一句:”給我的就是我的,你不能隨便動。要不然別給我,我還不稀罕呢?!?/p>
兒子很無趣地玩著樂高,大概是拿了人家東西理虧,又好像有點理直氣壯(這本來就是我送你的)。
3
睡覺前,我告訴兒子:“給人家東西,然后再要回去,還不如從來沒有給過的好。以后千萬小心別再做這樣的事了!”
兒子貌似懂了,點點頭。
4
多孩兒家庭,兄弟姐妹之間總會因為一些吃的吵架。原來我會盡量幫助弱小,現在我基本是冷眼旁觀事態如何發展,只要不動手,我就看他們如何解決。這樣,不致被女兒們抱怨我偏心弟弟,也不會讓兒子產生依賴心理。
說實話,別說完全的公平,僅僅是做一個讓所有孩子都滿意的父母,就很難。因而,樹立父母的權威,壓制孩子心里不斷涌起的私欲,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