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寫的《做寫手的這些天我賺到的寫作經驗比零花錢更多》發出來之后,很讓我意外地是,很多人簡信我問我做寫手的渠道和經驗,說自己很喜歡寫字,也想試試看掙一點零花錢。雖然我是剛剛入行的新手,一開始不得要領,但慢慢有了幾篇高閱讀量的文章。和我合作的都說我一點就透,并且希望長期合作。所以我斗膽寫下了這篇文章。
根據今日頭條的年度數據分析,關注“娛樂”話題的人遙遙領先。這很好理解,畢竟娛樂門檻低,是個人都能插上一腳,再在評論里問候小編全家。政治電影門檻稍高,不過也是有得說道。至于汽車軍事科技,則門庭冷落。所以啊,接到最多的單子就是娛樂。
不過值得說明的是,我自己在簡書很少寫娛樂新聞。但是客戶指定要寫,也得想辦法如何寫得好玩和高閱讀量一點,還要遵守行業道德,必須原創,不能一稿多投。自己寫文章像是性生活自嗨,自己爽了開心了就好。當作家就像是性學家,把性知識和各種姿勢技巧都研究出了個門道來,不僅自己爽,還能教讀者如何爽,實乃大境界也。然而寫手就像小姐,客戶指定要寫,指定要改,就要拿錢辦事,活好不粘人,這也是各種服務業的本質。
今天的這篇分享是我結合自己經歷總結出來的經驗,如果是給客戶的,估計要取名為《這5條自媒體娛樂的寫作經驗價值10個億,今天免費告訴你》。但這里既然是簡書,我就老老實實,有一說一。這些經驗不值什么,但都是結合我自身經歷有感而發。不管你是有心做寫手,是喜歡新鮮八卦,還是想為自己的愛豆寫一篇表情達意的文章,這篇文章都能給你做一些微小的貢獻。
1.新聞來源
其實,我自己并不追熱點,并且也對當紅小鮮肉們不太感冒,所以我在簡書里很少出現熱點,都是天馬行空地寫。但是,既然要給老板交稿,閱讀量是要有所保證的,那該怎么辦呢?我就下載了微博、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天天快報等,沒事刷一下,會看到當前最熱的話題,再通過熱搜來篩選我自己選的話題。另外還有一些深度娛樂類的微信公眾號,比如嚴肅八卦、娛扒姐、桃紅梨白等等,也可以關注,看看他們的新聞來源和角度。
2.話題明星
楊冪,唐嫣,楊穎,鄭爽,趙麗穎,胡歌,關曉彤,王菲,陳妍希,霍建華,楊洋,羅晉,陳曉這幾個算是“流量小生”“流量小花”,也就是說,寫他們是自帶流量,是最有話題的。
揪住他們的微博關注,其實也能第一時間獲取動態。
3.文章類型
這一部分是最重要的,因為不僅可以適用于所謂的娛樂資訊類文章,更適用于各種時評、劇評、影評等觀點評論類文章。
明星娛樂文章分為兩種,資訊類和觀點類。
什么叫資訊類呢?簡而言之就是新聞,是對事件的簡明概括,這樣的文章一般300字以內就能搞定。
比方說,昨天“楊冪霸氣回應婚變傳聞”上了熱搜。各個大號率先除了這樣的新聞標題:《楊冪霸氣回應記者 稱“我們的生活方式關大家什么事”》。
大家分析一下這個標題,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寫作手法?陳述。
內容和標題相差無幾,基本就是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的六要素,敘述好一個事件,就算有評論也是寥寥幾語,基本就差不多了。
但是這樣的文章一般點擊率很高,為什么呢?因為快。一開始,大眾并不知道這個事件,所以這樣的一個標題,是很能吸引人點進去的。
敘述,永遠是寫作的基本功,也是最直白最簡單的方式。如果你沒辦法用簡潔的三言兩語概括一個事件的話,那離寫作的基本要求還相去甚遠。
但是,我并不倡議寫手們去寫資訊類的文章。
為什么?資訊拼的是速度和流量,賺取的是對這個事件原本一無所知的大眾的注意力。像新浪娛樂、搜狐娛樂這些大號,有專業團隊盯著咨詢,甚至可能知道內情,論速度、論流量,單打獨斗的寫手根本拼不過他們。
所以呀,我覺得應該著重去發展第二種,也就是觀點類文章。既能讓文章有趣有料有深度,更能鍛煉自己的寫作水平。
觀點類,拼的是角度、深度和新意。標題要吸引別人點開,要有陳述事件+獨到評論。內容要豐富,激起別人評論的欲望,造成內容引爆二次轉播。要知道,標題黨或許一開始跑得快,但跑不遠。
《與劉愷威結婚紀念日沒有互動?楊冪霸氣回應》這種就是資訊了,已經不新鮮了。如果真要寫就要換個角度寫,比如從不應該過分關注明星私生活入手,比如楊冪對女兒的愛、對家人的保護入手,比如楊冪才是“真正男子漢”入手(暗含她上過的節目《真正男子漢》并且自嘲自己是女漢子)。這些觀點不一定要主流,但是視角獨特,才能夠吸引人。
再比如我寫過的一篇文章《佟麗婭和Angelababy同為80后小花,為什么一個遭遇出軌一個幸福美滿?》是從兩個人挑男人的眼光和與男人的相處模式入手的。講道理,佟麗婭出事,人人都在追熱點,但是有的人只復述事件,有的人只八卦,有的人寫渣男,咪蒙卻能分析出原生家庭。我雖然很討厭咪蒙那種粗暴的語言和邏輯,但是不得不嘆服,這個角度是真的好。
因為討厭一個人而自遮雙眼看不到那個人的長處,這樣的人才是最狹隘的。
4. 發散聯想
發散聯想也是寫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素質,至于放在娛樂文章中,我們常常見到各種“盤點”。
比方說,橫向盤點,還有哪些明星因為私生活怒懟記者?
有一篇閱讀量非常高的文章叫《楊冪霸氣回應婚變傳聞 周冬雨曾這樣怒懟記者》。內容除了楊冪的事件,也講了周冬雨被問到男友時回嗆的精彩瞬間。
也可以縱向盤點,比如,楊冪曾經是怎么機智地懟別的記者,或者應對尖銳的問題的。
比方說可以摘錄楊冪在面臨金星“四小花旦”誰都刀子最多的問題時,回答:“我呀,因為生孩子了呀。”
再比方說記者揪著楊冪問她為什么覺得《小時代》不是自己的代表作,這話說出口很容易得罪郭敬明,她便說:“我還年輕,這么早就說代表作,我還活不活了呀。”
之前還看到過一篇《趙本山的四個兒女命運各不同》,也是將網上一些零碎的消息八卦整合在了一起。
發散聯想,善于總結,方能融會貫通。
5. 引起共情
當然,不是說要故意扭曲事實、制造噱頭,只是適當地利用人的心理引起共情,是每個寫作之人都要學習的一點。
就比如說前段時間楊紫張一山走紅毯,張一山壞壞地調侃楊紫——
張一山:你打嗝了?
楊紫:……(揪著張一山一頓暴揍)
張一山:你注意一下你的形象,你現在是小花旦。
楊紫:我才沒打嗝。
張一山:對,是我放了一個屁……
當時這條新聞上了熱搜,這背后的感情邏輯其實很簡單,笑著鬧著《家有兒女》是多少觀眾的童年啊。
于是我取了這樣一個標題:有一種CP叫“楊紫張一山” 甜蜜互懟大發“姐弟糖”。
第一次萌上這樣一對兒不是情侶的“姐弟CP”,他們雖然不是情侶,但這樣的友情更為珍貴。
其實有的時候寫作是要靠一點點直覺的,但是直覺這種東西又很玄妙——但是,能夠打動你的情感邏輯,肯定也是適用于一部分人的。這就是“共情”。
今天就到這里啦~希望看這篇文章的你能夠有一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