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套路”這個詞火了起來。
套路這個詞最早來源于中國武術(shù),對,就是那種打了一整套花拳繡腿之后被人家一拳打暈的,那就是套路。
后來被廣泛應(yīng)用在各個領(lǐng)域。
什么是套路
上學(xué)的時候,我們很喜歡這個詞。
“這題好做,有套路!”
“把套路背下來就能及格了!
一道題有套路,意味著有一個死板的程序供我們解題,套路會告訴你,第一步應(yīng)該做什么,第二步應(yīng)該做什么。
就好像一個GPS導(dǎo)航,你不需要絞盡腦汁想下一步該干什么,只需要跟著林志玲姐姐性感的聲音一步一步做下去,結(jié)果就八九不離十。
解題有套路,撩妹撩漢也有套路。
撩妹撩漢的套路就更高端了,除了告訴你應(yīng)該按照什么樣的步驟往下走以外,還會告訴你在對方給了什么樣的反饋的時候應(yīng)該啟動下一步。
一般遮掩表述:當(dāng)對方。。。的時候,說明TA已經(jīng)。。。這時候你就可以。。。
如果兩個人都按套路來,那還算是旗鼓相當(dāng)。如果有一方不清楚套路,就會有一種被玩弄于鼓掌之間的感覺。
“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這句話是對套路的最好總結(jié)。清楚套路,看起來就不像門外漢,辦起事來就少交了很多學(xué)費。熟悉套路的是老司機(jī),不熟悉套路的是傻白甜。
我理解,套路就是前人觀察了某個過程很多次之后,把這個過程中的每個階段可能出現(xiàn)的大概率事件總結(jié)出來,針對這些事件想出的解決辦法。
套路掌握的越多就會顯得越從容,因為概率論告訴我們,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實驗中幾乎不會發(fā)生。于是,那些掌握很多套路的人就在各個領(lǐng)域游刃有余,神龍擺尾,策馬奔騰。
套路用完之后,你還剩下什么?
套路都是針對大概率事件的,這是套路最大的優(yōu)點,也是最大的缺點。
一般情況套路都是可以解決的,但如果對方不按套路出牌,那你手中的套路也就廢了。
或者,當(dāng)對方也明白套路,誰也套路不了誰的時候,我們又剩下什么呢?
前兩天好友分享給我一個知乎回答,問題是“戀愛過程中有哪些博弈?”。在那篇回答中,答主從套路的角度解讀了愛情,而且多多少少把套路在愛情中起到的作用夸張化了。
這樣的答案易于傳播,也易于讓人信服。
因為看完答案的人一般會覺得自己之前憑著一腔熱血去愛別人實在太傻,于是就用套路武裝自己曾經(jīng)受過傷的心靈,故作成熟,加入套路,一起嘲笑真情。
我承認(rèn)愛情,友情,親情當(dāng)中都有套路,但我想說的是,如果連你最親最近的人你都要用套路去解決,那你還剩下什么呢?
當(dāng)套路用完之后,當(dāng)你明白套路而對方不明白的時候,善惡就體現(xiàn)出來了。
站在套路一方,用套路的高壓去控制真誠,還是站在真誠一方,用心對待彼此。善和惡,就是這樣區(qū)別開來的。
從愛情的角度看這個問題,兩個人在一起,一定有一個人在人格上高出一點,這時候,高出一點的這個人完全可以玩弄對方,利用自己在人格上高出的優(yōu)勢,肆意地?fù)]霍來自對方的愛。
爛俗文學(xué)作品中,一般是男生玩弄女生,雖然現(xiàn)實生活中男生被女生玩弄的情況也不在少數(shù)。
之后這樣的男生還會和朋友顯擺,“你們看這女人多傻”。許多人也真的認(rèn)為認(rèn)真就輸了。
我這個情種實在不敢茍同。
我想起了《余罪》第二季的最后,傅老大被抓,余罪和警方一起勸傅老大說出沈嘉文的下落,傅老大的回答是:“寧可天下人辜我,莫使我辜天下人。”
這是他的原則,而且這種原則不是說給別人聽的,是說給自己做的。
用本文的內(nèi)容來解釋這句話,他的意思和我處世待人的哲學(xué)相同,哪怕被別人套路了,我好歹可以摸著良心說,我是真誠的!當(dāng)然了這樣的人容易被人玩弄,容易被人說成是傻,相應(yīng)的,傻人也有傻福。
我從不反對親密感情之間也是有套路的,完全沒有套路,那叫不會愛,但如果全是套路,那不叫愛。
我知道你在玩套路,但差不多得了
我愛套路,我也恨套路。
套路最初被總結(jié)的時候,是為了讓真情更好地被表達(dá),而不是為了取代真情,不是讓是讓你去套路別人的。善良的人從不主動拿套路說話,真誠的人面對套路也用赤心相迎。
不要以自己明白多少套路為榮。20歲明白了40歲的套路不是什么好事,表面上少走了好多彎路,事實上你也錯過了好多風(fēng)景。一味追求套路,故作老成,只能是讓應(yīng)該綻放的日子早早凋謝,應(yīng)該勃起的青春早早萎靡。
什么時候該玩套路,什么時候需要真誠,自己心里要有數(shù),否則只能是把真誠裝進(jìn)套路里。再高明的套路都會路出馬腳,也許對方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愿意戳穿你。我知道你在玩套路,但是差不多得了,沒完沒了把真誠的人當(dāng)傻子騙,只能是越套路越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