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廣場散步。遠處的青山還看得清影子,萬古靜默地立在那兒。夜空中,繁星閃爍,很像到了高原或澳洲的觀星處。小王律師架起了天文望遠鏡,正在觀測。
我問是否能看到星球表面,他說今晚沒有月亮,看不清。他告訴我,月光明亮的時候,能看見月球上的環形山,土星的星環。
面對浩瀚星空,我總在想,何時才能實現星際旅行?可惜,現在不要說其他星球,就是我們的母星,想走遍她的每個角落,對于個人來說依然很難實現。但不用憂慮,還有維度旅行。
比如微博。現在很多人都不上了,其實它比微信好玩。
在社交媒體里,圍繞博主形成了一張網,里面有他的粉絲、他關注的人、他自己。這張網就是一個屬于他的維度的世界。每個人如果不是故意想突破這張網,一般很難跨出去。
古話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關注你的、你關注的,都與你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或者有那么一點一滴、一時一刻的共同興趣。
網以外的,你不喜歡,也不大會看。
雖然微博是開放的,看似幾億人在上面發言,你想看誰就看誰,其實它很小,你在無意識狀態下能接觸到的,就是網里那些人。
這就是每個人的局限。作為個體,我們平時就待在屬于自己的那張網里。不只是微博,所有社交媒體都一樣。
我喜歡透過社交網,借助一個個社交節點,進入不同維度的世界。
比如,隨便點開一個人的關注列表,閉上眼,用力一劃,停住,手指停在哪個頭像上,就點進去看,無論這賬號是一個人還是機構,是活人還是僵尸。
如果進去后沒發現好看的內容,再從那人的關注列表里如法炮制,進入下一個維度。
一定要閉上眼,盲選。如果你睜著眼去看,那么能入你法眼的,肯定是你喜歡的,也就是與你興趣相投的,那樣的話就無法突破自己的局限了。
維度旅行的樂趣,就是突破自己,去看看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在做什么、說什么。
不喜歡的世界不等于不存在,也不等于沒價值。如果只和自己喜歡的維度打交道,那你的視野一定會非常小。
從這個角度看,無論你玩哪個社交軟件,無論關注了誰,都沒關系,只要給你一個節點,就可以通過維度旅行,進入一個又一個截然不同的新世界,在人心的浩瀚海洋上做無窮無盡的遨游,走遍你想抵達的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個層次。
此刻,我身在群山入口外的小鎮上。夜漆黑,貓咪已經走了。
小時候我覺得,眼前的世界就是所有。對外面的世界,不敢想,也就不去想。
如今,整個星球都是我們的,中外古今無所不能往。
維度旅行將是你我的主要抵達方式,今天的世界也是其中一個維度。你可以實地探訪,如果不能,真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