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崛起2》當中,在人類和猩猩們在各自領域生活十年之后,有了交集。之前人類疲于應付“猿流感”以及隨后而來的戰爭,而逃亡出來的猿類也在原始森林勵精圖治建立自己的王國,當形勢漸趨穩定,一隊人類因為考察可以發電的水壩和一對外出獵魚的猩猩猝然相逢,最初相逢的是一個人類和兩只猩猩,剎那的震驚之后,人類掏出了手槍,猿類不認識這個東西,有點發懵,電光火石之間一只猩猩命喪槍口,槍聲迎來隨后趕到的人類,更引來了凱撒帶領的大量的猩猩。
如果,凱撒獸性更強大一些,團滅了人類,故事就沒有然后了,可是,在人類社會長大的凱撒有太多人性的東西,甚至比某些人類更像人類,于是,凱撒選擇隱忍,就像他后來去人類社會宣告那樣:我們不想發動戰爭,但我們絕不會放棄戰斗。
凱撒的想法是大家相安無事互不打擾,可是,人類沒有水壩發電就沒有辦法生存,于是,談判需要進一步進行:人類派出代表獲得猿類信任和允許,可以維修水壩設備,甚至派出猿類幫助人類,但是,人類和猿類當中都有另外一派存在:萬一,對方是惡意的呢?這樣的猜疑,使得人類社會準備了足夠的武器,同時,這樣的猜疑也讓猿類中主戰的科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當主和派的人類在修好設備并救助了凱撒的妻子之后消除了雙方的誤會,站在猩球的制高點眺望燈火通明的人類城市,呈現一派祥和的時候,變故突然發生了。科巴擅自襲擊了人類,奪取了人類武器,又回過頭來刺殺了凱撒,并點燃猿類巢穴嫁禍人類從而蠱惑了許多猿類和它一起進攻了人類城市。
呼之欲出的和平消滅殆盡,接下來就是腥風血雨。這樣的結局讓我特別感慨,在內心,誰都希望世界和平,可是,對方會像自己一樣嗎?而且,對方會知道自己有一顆渴望和平的心嗎?就算自己宣之于口,對方會信任自己嗎?就算對方信任自己,對方是否也同樣值得信任呢?最終,在互相的猜疑和試探之中走向地獄之門。戰爭就這樣產生了,并且延綿不斷。
讓我想起了《三體》當中關于“猜疑鏈”的表述: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本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否會對本文明發起攻擊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判斷自己對她是善意或惡意的
……
猜疑鏈性質:(1)由于距離間隔以及文化、物種差異,宇宙文明間猜疑鏈一經形成即堅不可摧。(2)猜疑鏈導致文明無法互相判斷彼此之間的善惡并最終驅使兩方相互敵視。(3)猜疑鏈的結果與兩文明具體道德取向無關。
“人類共同的物種、相近的文化、同處一個相互依存的生態圈、近在咫尺的距離,在這樣的環境下,猜疑鏈只能延伸一至兩層就會被交流所消解。但在太空中,猜疑鏈則可能延伸得很長,在被交流所消解之前,黑暗戰役那樣的事已經發生了。……在真正的宇宙文明中,不同種族之間的生物學差異可能達到門甚至界一級,文化上的差異更是不可想象,且相隔著無比遙遠的距離,它們之間猜疑鏈幾乎是堅不可摧的。……不管文明在其內部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在進入猜疑鏈構成的網絡中后都會變成同一種東西。”——劉慈欣《三體2:黑暗森林》
這樣看來,更覺和平的來之不易。
還想起了另外一個《圣經》中的故事,傳說很久以前,人類住在地面,神類住在天上,。那是在洪水發生之后,上帝以彩虹為約定承諾不會再發洪水涂炭生靈,可是人類不放心上帝是否真的會踐行諾言,不放心把自己的生死寄托在彩虹上,當時世界上的人類只有一種語言,所以大家商量建一座通天塔,這樣就可以到天上去了,上帝獲知此事,既惱火自己的諾言受到猜疑又擔心同心協力的人類還有什么事干不出來,于是偷偷下凡攪亂了人類的語言,讓人類不能在團結一心。
這個故事有著雙重的遺憾,一個是人類與上帝之間脆弱的信任,一個是因為語言隔閡導致的中途停工的通天塔。高塔中途停工的畫面在宗教藝術中有象征意義,表示人類狂妄自大最終只會落得混亂的結局。可是,我總覺得,那闌尾的高塔更是一種無奈的提醒。溝通永遠有限,誤會更加永恒。
生而為人,如果,我們有那么片刻感受到溝通帶來的快樂祥和,請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