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刷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條動態,印象很深。
“大學開始時的目標:
考出好成績
完善自我
試著邂逅一段感情
能夠參加有意義的社團活動
活得精彩
著手一個新愛好
到達一個新高度
家里人不擔心自己 然而現在期末到了,我只能想想每一條的第一個字了[微笑]”
點開全文看,忍不住給點了個贊。濃濃的一股戲謔的味道撲面而來,但是再一想又是一個令人思考的問題。也許我們都曾信誓旦旦,最后狼狽而逃。人們常常給自己設定目標,不達到就怎樣怎樣此類的,這種豪情萬丈尤其在某一個“時間點”上表現的明顯,比如,明天、周一、月初、明年等等。是啊,我們都應該對未來抱有期望啊,不管當下活的足夠幸福或者悲傷,滿意或者不滿意。畢竟古人告訴我們“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本來覺得有很多話要說,最后還是一笑而過。
直到今天早上,第一次起床這么早,看到的另一個人的朋友圈動態,才決定要寫現在的這些東西。
“感恩過去一年所有的相逢、幫助與陪伴
時光飛逝
生日已至
過去的一年很滿意
未來的一年還要加油
生日快樂????????給自己
新的一年,愿能順利完成學業,結識更多人,走更多路,經歷更多事!
也愿在身邊的和不在身邊的伙伴們都有更好的發展與去向,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一切順利,期待著久別重逢的你們!
知足&感恩&向上&期許??????”
今天是東哥的生日,道了一聲生日快樂,最讓我在意的字眼是“很滿意”。一個人活得多么清醒啊,每一天都有自己的預設目標,達到或者達不到都有自己的評估,那“很滿意”大概就是自己有所成就,滿足了自己當下的期望了吧。不由得想起2016年備受矚目的奧運會,耿直girl傅園慧,我們常說追求永無止境,但是我們怎么能苛責每一個運動員都是奧運冠軍呢,且不說冠軍只有一個,每個人的身體極限也是不一樣的,就算是不斷突破也是需要拼上巨大的時間和精力體力。“我很滿意了”大概就是說以我現在的能力,我已經拼盡全力達到我最好的水平了。
羨慕這樣的人。不管最后的衡量是得大過失還是失多于得,都比活的渾渾噩噩、不明所以,強得多。只有活得清醒,有目標,有動力才有可能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真正做著能讓自己值得回憶和有成就感的事。想起了邢凱軒學長說過的話,他說如果你的目標是60不掛科,那么你可能就考40多分或者50多分,但如果你的目標是90分以上,及時你最后考了80多分,你還是賺了。他是一個很清醒的人,這是對他一個很深的印象,他說他是一個很老成的人,在別人都還迷茫虛度時光的時候,他已經有自己的目標并且已經開始為之奮斗了,比別人早一步就是比別人早很多步。作為一個曾經的公眾人物,當他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追求自己的學業的時候,只有保持時刻清醒才能摒棄外界的喧囂,安靜的成為泡圖書館的每一個普通的學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羨慕學長們這樣的人,卻常常做了第一種人。開始的開始,信誓旦旦豪情萬丈,立下不到目的不罷休的壯志,堅持幾天或者從這幾天就開始懈怠,最后干脆放棄了,早已經把自己的目標拋在腦后,管他呢,活在當下就好。然后等著下一個“時間點”再立下同樣的誓言,如此循環往復,無休無止。更有甚者干脆連目標都沒有,就像這幾年的我,得過且過,口口聲聲喊著“計劃趕不上變化”,其實只是在逃避和為自己尋找借口,這種任由生活擺布的態度最后讓自己這根本來就足夠脆弱的葦草又失去了韌性。以前也憧憬過大學,后來又沒有。真正進入大學是完全沒有意識到的,高考就像是一個門檻,就這么跨過去了,所以來到了大學。高三的頹廢一直延續著,并且有加重的趨勢,人都是有惰性,這種惰性大概就是依靠慣性。沒有帶著任何的期待和別人的建議就這么莽莽撞撞闖進我的大學,大一一年,現在回想起來已經基本沒什么印象了,忙碌于學生會、辯論隊和新生慣例的各種集體活動。好像事情也沒有很多,卻記得那個時候常常抱怨事情繁多,常羨慕那些去圖書館自習窩在寢室看劇打游戲的人。最后勉強撐著過了那一年,現在想想收獲甚微,沒有真正做好的事情,沒有找到自己熱愛的東西,沒有非他不可的選擇,沒有感到的疲累和真正的收獲成正比例。大學生活,忙、茫、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二這年,也已經過半,即將又是新的一年,突然有一些恍然不知所措,害怕下一年還是會和過去的2016年一樣,這是第一次有這樣的擔心,我甚至于不能對我過去的2016年作出評估,“滿意”抑或“不滿意”,這樣的狀態真的很讓人上火,就像酒后亂性的人發完酒瘋,清醒后什么都模糊記不得了,心里還會感覺到羞恥。這一年,已經迎來了自己的二十歲,以為二十歲有很多話要說,以為二十歲之后自己就會像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然而,沒有,二十歲什么都沒有。二十歲同樣只是一個“時間點”,過去了就那一秒或者可以劃分成更小的單位,不會一下子長大,不會一下子成熟,生活還是像往常一樣,還是會做荒誕的夢,還是會心情好壞溢于言表。二十歲到底長成什么樣子啊,跟十九歲有什么不一樣。其實沒有不一樣,決定自己的從來都不是時間,是自己,是自己所做的一些行動和努力。我們常常有這樣那樣的“時間點”也是因為我們忘了時間不是跳躍式的,而是慢慢流淌的,源源不斷勻速前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這個冷風放肆的冬天,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微弱的清醒,希望這是未來無限可能的開始。我對過去的二十年,不滿意。因為活過就像沒活一樣,幾乎什么都沒留下。不僅是最近,一直就比較健忘,以后要多寫多記,做一個自律且有趣的人。二十歲以及二十歲之后,走更多的路,認識更多的人,不斷學習豐富自己,做本來懷有顧慮的事,有自己的成就,帶給別人溫暖,發現生活的樂趣,一個人要活的很酷,也不抗拒有另一個人讓我陷入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