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都是我喂的寶寶吃飯,昨天先是坐在餐椅上吃土豆條、紅薯條和南瓜條,寶寶吃的很差勁一點都不香,我就把他放在了床上鋪上墊子,陪他一起邊玩邊吃。
開始的時候寶寶吃了幾口就去玩勺子了,我就趁他張嘴把“條類拼盤”塞到他嘴里,他手里抓的都是土豆,紅薯和南瓜泥。抹的自己臉上身上腳上都是,還抹到了我的臉上和身上。
玩了一會寶寶總算想吃了,吃完剩下的條,有點噎,喝了一些水,還沒吃飽又吃了半碗顆粒面,比他平時的食量都大了。
昨天我以為我懂了寶寶,他覺得在餐椅上吃飯被安全帶困著不舒服,所以放下來自由一點,用手吃、自己用勺子玩著吃,能感受到吃飯的樂趣,就會多吃一些。
我以為寶寶吃飯不香是因為在餐椅上捆著他,強迫他吃他不舒服。
今天我們兩個還像昨天一樣在床上邊玩邊吃,但是我發現他吃得又不香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有點想不明白了,我開始試著像昨天一樣他玩時張開嘴我就給他送一點進嘴里,但是今天他被這樣喂了兩口就拒絕的像瘋了一樣的哭怎么也哄不住。寶寶媽媽來接過寶寶他去才平復下來。
后來“條類拼盤”今天就沒吃多少,寶寶媽去給寶寶煮了顆粒面,坐在餐椅里吃顆粒面,寶寶吃得特別香又吃了很多。
寶寶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他現在需要我們可以理解他,只有我們給他充分的理解和包容寶寶才能健康成長。
我也明白昨天我陪他玩他吃得好不是因為他不喜歡坐在餐椅里吃飯,只是因為我感受到了寶寶不想吃飯想玩一會的情緒,昨天我覺得我們的感情都增進了不少。
今天我沒有體會到寶寶不想吃的情緒,想給他吃條類,寶寶就像瘋了一樣拒絕我也不和我玩了覺得我在傷害他。所以照顧寶寶不一定需要多好的食物也未必要讓他弄得到處臟兮兮,我們要給他足夠的理解,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寶寶。
其實寶寶一直都是講理的,他們會認真的告訴我們他們的喜惡,甚至用哭泣讓我們理解他。我們做家長,要看到寶寶在表達的情緒,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寶寶,這就能足夠好了。越來越理解了那句通常不講理的不是孩子是家長。
我要為今天的行為向寶寶道歉,寶寶對不起。
我今后會努力理解你寶寶,如果我讓你不開心希望你還可以告訴我,不要壓抑自己的想法。我想成為一個懂你的爸爸,想做一個可以讓你傾訴的朋友。
我也會盡可能多的做準備,在你需要的時候可以給你,當你拒絕了planA還有機會讓你嘗試planB。
你出生時讓我看到了生命的奇跡,玩耍時讓我看到專注與好奇,吃飯時讓我看到了滿滿的活力,哭泣時讓我看到堅決的勇氣,出門時讓我看到放松與從容……其實你教會我的遠比我能教你的多很多,感謝你選擇了我做你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