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情雅興
上篇介紹了工作的重要性,也稍微提到了平衡工作和休閑的問題。如果我們的生活真的被工作完全填滿,那幸福快樂便無從提起——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有一種境界我是比較羨慕的,就是在工作之余不再想工作的事情。這至少說明了兩點: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都很高,不需要反復折騰;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家人。不過,不能否認有些工作確實很重要,可能需要犧牲自己的業余時間,但再重要艱辛的工作,也需要休閑來調節平衡。
實際上我們要討論的是一個精力分配的問題。如果你把全部精力花費在工作之上,這樣效果卻未必好。長時間的工作會讓你的效率變低,事倍功半,也會讓你因為沒有時間和精力處理生活上的事情而讓自己的生活顯得一團糟。因為工作,自己的生活變得傾斜,想想也不會有多快樂。那些太過專注于工作的人,可能有嚴重的生存危機感,又可能是為了逃避生活而將自己埋身于工作之中,總之,無論何種原因,這種選擇只會讓你跟快樂的距離愈來愈遠。
將自己視野放開闊,你會發現,自己追求的工作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偉大。因為整個人類的發展史也不過幾百萬年而已。所以,別把自己的工作想象的太重要!
此外,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憂傷的事情,這個時候,就需要借助其他的事情轉移注意力。也許此時的你無法集中注意力去工作和學習,那不妨去游山玩水、看花賞月。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了,想說明把注意力從憂傷的事情中剝離出來,是重新獲得快樂的有效方法。那么擁有充分多的興趣,就是顯得很重要了。
努力與放棄
都說努力是獲得幸福生活的保障,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總是在努力和放棄之中不斷做出選擇。
在工作中,當然需要努力,不過上文也討論了并不是越努力幸福指數越高。工作中努力的程度取決于工作在你的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按照這樣一個衡量標準去權衡自己應該在工作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的多少是合適的。在婚姻和家庭中努力當然也很重要。只要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定都需要經營,而婚姻和家庭關系更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經營,想要獲得幸福和快樂的人生,在這個方面是要投入盡可能多的時間和精力的,甚至一點不比投入在工作中的精力要少。
說完了努力,接下來就是放棄。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經過了努力,但是并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時候就要思考一個問題——努力的程度。其實包括工作、婚姻、家庭等等方面,都可以套用一個標準:盡人事,聽天命。所有的事情最終的反饋結果都是自己跟自己的對話。只要自己做到無愧于心,所謂“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說了“努力”和“放棄”的關系,再來看看導致我們放棄的原因,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絕望(主動);此生都無法完成(被動)。關于“絕望”不需要過多解釋,第二種情況說明了一個現象,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也許一項大工程真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所以這種“放棄”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放棄,因為會后繼有人,繼續完成未完成的工作。在國家層面或者學術上不難發現這樣的情況。
這里面又要唱一句“高調”了。如果能將精力集中在遠大的而非個人的期望之中,那么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幸時,是可以適度忍受的。所謂遠大的理想會給我們前進的動力,客服種種困難。在生活中,即使很努力,也難免有不順的時候,當生活跟你開玩笑的時候,不妨跟生活也開個玩笑,阿Q精神可以有,但不要過分。
快樂的人
總結起來,快樂的人都是具有一種宗教性質的信念,是不是快樂其實取決于你自己。但是,快樂還是需要一些必不可少的保障:食物、住宅、健康、愛情、成功的工作、尊敬等等,在這些東西基本滿足的條件之下,心態就是決定你是否快樂的決定性因素了。
如果你太以自我為中心,那么快樂將會遠離你,因為你只能看到你自己,放棄了去觀察世間上的其他美好事物,狹隘的視野無法支撐起快樂的藍天。打開視野,去發現絢爛多彩的世界,就不會過于在乎自己。當你站在山巔向下眺望的時候,腿腳的些許酸痛早已不再是困擾你的問題了。如果能把自己視為是世界的一部分,甚至讓自己的成長都能作用于世界,也許很微小,但是也同樣了不起。這樣的人生,怎能不幸福快樂!
日更挑戰第十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