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源之水,必將干涸;無本之木,必將枯竭。中國的制造業要想更好的發展,使其立足競爭激烈的國際之林,就不能離開中國的文化根基而空談制造。
中國的制造業無論在國內或國際市場上都存在著競爭力不足的表現,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制造業缺少品牌文化的理念。中國是世界的加工廠,中國制造加工的東西都是“洋品牌”,給別國貼牌生產,而體現本國品牌文化的產品少之又少。而中國制造業要想長足發展,必須好好的回歸中國本土,制造出代表著著中國文化的產品,這樣的產品才是無可復制的。一種產品也代表著一種文化,如果產品背后沒有文化的品牌做支撐,那么它無疑是無法長久的。就像一個人,如果連最基本的靈魂都沒有了,那他還能有什么呢。現如今,產品多同質化,那么一款產品如何取勝,就看它的核心競爭力,而品牌就是一個企業的核心。樹立了品牌,無形中就擴大了其影響力,這樣才能被消費者記住。
外國人了解中國,多是從中國輸出的產品、在國外生活的中國人了解的。打個比方,你身在美國,美國人就會從你生活的各個方面了解中國,此時,你就是每個中國人的縮影。你是什么樣子,那么中國就是什么樣子。同樣,如果你的產品質量有問題,那么可能外國人就會認為中國人都是不講誠信的,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孔子告訴學生人無信而不立,家長從小就教育孩子做人要言而有信。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卻并沒有在我們中國人自己制造的產品中體現出來,反而給他們造成中國人不講誠信的刻板印象,這無疑是得不償失的。在外國人眼里,中國的制造業代表的就是中國文化,這就要求我們很好的把中國文化的理念寓于制造業當中,而不能脫離于文化而空談制造。
中國制造業的輸出,在某種層面上就是中國文化的輸出,這就要求制造業的發展不能脫離文化,而是要更好的挖掘中國文化里的精華,把精華文化理念用到產品中去,讓中國制造業打上中國文化的烙印,這樣,中國制造業才能走的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