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篇 活動日常化的技巧

我們經常會接觸到線下活動這件事。那么如何做出有規(guī)律有組織有人氣的日常化活動呢?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活動的內容

活動本身和記敘文六要素基本一致——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

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難度不大,初次撬動人群也不難。那么難就難在可持續(xù)吸引人的玩法了。


一度組織k歌很成功,一度組織打球很成功,也曾經組織微課超過六次。為什么成功又為什么結束了呢?

首先,找到了喜歡的玩法和合適的人群。其次在人群衰減的時候還能引入新人。關鍵在于持續(xù)保持組織激情和耐心。把活動做成生活習慣,這是組織者要有的覺悟。把活動做成改變參與者習慣的一種練習,也是組織者必要的覺悟。所以,玩法要保鮮,要盡量貼近情趣用品。要有核心理念和態(tài)度。要明確玩法適合什么人群,具體優(yōu)化的方向。

最近要做一個周三的線下活動,算是一次死磕自己的機會。不是讀書會、拆書幫,更不是天馬行空閑聊天。這次期待能成為一個培養(yǎng)寫作能力、表達能力、思考能力的思維“道場”,名字就叫【學問家】。激發(fā)學之愿,培養(yǎng)問之力,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梳理自己,修煉心境,通過交流增廣見聞,清澈心靈,培養(yǎng)好的思考方式,掌握更多交流能力。


作為組織者,擁有的能力有——推理之術,識人之術,規(guī)劃之術,表達之術,修身之術,通識之術,吐槽之術,包裝之術,借勢之術,權宜之術等等。這些術哪些需要加強,哪些需要控制,都可以加入到活動中。

人一輩子要修自己,積德行善而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