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從手機越來越成為人的外掛器官。我們的日常行為也隨之發生了很多改變,是時候梳理一下關于手機使用的教養清單了。
1. 城市人口密度大,空間逼仄,就要格外留意自己行為的無形邊界。講電話時大放高聲、手舞足蹈,是對公共空間的額外擠占,相當于冒犯周圍的人。
2. 除非是一個人吃飯,否則餐桌上盡量不看手機,即便你是陪客,也不應該低著頭自顧自看手機,更不能玩游戲。
3. 在公共場合聽音樂和語音,務必戴著耳機、不開公放。戴著耳機不跟人說話,說話的時候拿掉耳機。
4. 當眾自拍仍然算不得特別體面,尤其在工作環境當中。
5. 就算你是重度手機美食攝影愛好者,也一定要在商務場合按耐住自己拍照的沖動。
6. 自從有了微信,如果對方不是家人,直接給別人打電話,也變得有點冒犯。不熟悉的人打電話,事非緊急,最好先在微信或者短信里約一下時間。
7. 微信的存在,本身就是意味著允許延遲回復,開口先問一句“在嗎?”就很不得體。
8. 除非熱戀,盡量不要大段大段發語音。這是對別人時間的不尊重,也沒有體諒到對方是不是方便聽。
9. 工作交往中盡量快速回復消息,說事禮貌、清晰、不啰嗦。
10. 不打招呼就拉群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11. 無論你的寶寶或者狗多么可愛,都不要拿大量的圖片和視頻刷屏。
12. 除非集體大合影和有默契的摯友,一般狀況下三兩個人的合影發朋友圈前應該征得合影者同意,分享別人的微信名片同理。
13. 基本上朋友圈里發表什么內容是個人自由,但肆意宣泄負面情緒,仍然等同于沒有手機的時代站在家門口罵街。
14. 群發千篇一律花里胡哨的過節祝福,只能暴露你的毫無誠意。如果沒有原創能力,選擇你真心惦記的人,帶上稱呼和簡單的“過節好”三個字就很誠懇。
15. 任何群發清理僵尸粉、請人投票的消息,都是一種極度打擾。即便工作原因不能拉黑,也會令你的個人評級大幅下降。
16. 絕不翻看別人的手機,這條也適用于親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