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之“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

陳琪

陳琪,蘑菇街聯合創始人,CEO。2004年浙江大學畢業,2010年開始創業,先后創建卷豆網和蘑菇街。

2016年6月15日,美麗說、蘑菇街、淘世界合并數月之后,正式宣布新集團為美麗聯合集團,陳琪出任新集團CEO。

本文是陳琪在《混沌研習社》所做的講座的筆記部分總結和自己的一點思考。

基于信息傳播方式對產品進行分類: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

一、“一對一”


產品和用戶之間的互動關系是單一明確的。

用戶之間的差異不明顯,可以歸為一類人群。

舉例:百度

1.用戶輸入關鍵詞,然后直接獲取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用戶行為單一,產品功能單一。

2.所有的具體實現功能所涉及到的算法,后臺抓取網頁存儲等的處理,都被封在一個黑匣子里,技術難度非常高。

一對一的產品是把所有復雜的地方,都放在后臺,產品只是提供一個簡單的接口。但是,這是“一對一”產品最難的地方。

特點

前期需要大量投入,建立起比較高的護城河。

創業公司很難切入。

像百度、Google這樣的搜索引擎,看似功能簡單,但是背后都有數萬臺服務器支撐。

小公司短期內,無法投入大量的資源,而且即使有足夠的資金,短期內的體驗也達不到當下搜索引擎的水準。

類似還有像12306火車票系統,產品很單一,用戶行為也相對簡單。但是這樣的系統,復雜度全在后臺,不是一般的公司能做的。


二、"一對多"


產品本身有點像廣播,產品開發完了要去面對很多用戶。

但是用戶和用戶之間并沒有那么緊密的關系。

并且每個用戶對于該產品的需求點又有明顯的差異。

舉例:QQ音樂

這個產品開發完以后要去同時面對非常多的用戶,并且用戶之間的使用差異很大。

用戶是在家里聽還是車上聽,是用耳機聽還是音響聽?包括音樂的流派,每個人的喜好都不一樣。

最大的難點

一,能不能撞上一個功能,一下獲取大量的用戶。

二,有了用戶以后,能不能持續迭代出更多好玩的新功能。

這里有一個經典案例,就是魔漫相機,它創造了單日新增用戶325萬、4日新增用戶破千萬、7個月破億的移動互聯網行業紀錄。

雖然因為一個功能點迅速爆紅網絡,成為爆款,但是后續沒有新的玩法出現,用戶的熱情衰減。最終日活只有幾十萬,成為一個“現象級”的產品,商業變現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如果這樣的產品,能持續保持更新,提供不同的玩法,也許就不是今天的這個效果了。但是,創業過的人都知道,產品的創新,而且是比較成功的、符合用戶期望的創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多對多”


常見于平臺型的產品,平臺上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形成了比較復雜的多方鏈條關系。

舉例:淘寶

淘寶在最初的設計,是連接買家和賣家,通過在線的方式,實現交易。

對于買東西的一方來說,就好比是走進一個商場,當然是期望東西越多越好,能夠貨比千家。

對于賣家來說,當然是買東西的人越多越好。

但是,這就會導致一個問題:兩頭”冷啟動“。就是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淘寶采用的套路是什么呢?

先搞定賣家的品類問題,大量的搜羅產品,上線到平臺,不管你暫時有沒有交易,有沒有人買,先把在線商品量做上來。

然后再去吸引買家進來,才有好的留存率,初步形成正循環。

這個其實就是先焐熱一頭,然后再去帶動另外一頭的買家。

而蘑菇街其實也是這類”多對多”產品,陳琪采用的打法跟淘寶不一樣。他是先搞定買家,然后才去搞定賣家。

因為賣家基本都被淘寶搞定了,獲客成本肯定比較高。

所以,基于幫助買家選衣服的點進行切入,成為女性買衣服的好幫手,解決這個痛點,搞定了大量的買家,然后引流到淘寶實現交易,最終從淘寶把賣家釣到蘑菇街來開店。

因為很多商家的主要流量都是蘑菇街這邊導流過去的,為了毛爺爺,商家也就樂意過來開店了。

特點

1.更多的是在設計和開發規則,用規則定義來調和不同群體中的利益關系。

2.多對多的產品,你要準確判斷在當下當刻,最應該抓住的是哪群人?

3.判斷的最簡單方法是看看他是不是現有體系里面的既得利益方。

多對多產品往后發展,很可能會發展到三個、四個、五個甚至六個利益群體。

不僅有買家、賣家還有網購紅人做廣告的、灰色產業做刷單的。

所以,“多對多”的產品經理,主要是規則的設定,調合這幾類人群的矛盾。

例如,刷單太猖獗,肯定會破壞整體的生態,誤導消費者,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但是如果打擊刷單太狠,也會打擊商家的積極性。

“多對多”的產品體系,必須要平衡各方利益訴求,在滿足各方“私心”的情況下,成就系統的良性循環。


四、總結


三種產品類型的劃分,可以明晰不同產品的打法,知道產品的核心關鍵點。

1.產品初期啟動階段,最難的是“多對多”類型的產品,但是其在一開始,就是構建一個平臺,能逐步形成壁壘,也有其好處。

2.“一對多”的產品,冷啟動只需要搞定一類人群,相對容易,但是壁壘比較淺,所以必須要在后續的產品形態里,不斷創新,成長為生態或者平臺,形成網絡效應,構建起產品護城河。

3.“一對一”的產品,最難的是提供服務的“黑盒子”的打造,這一類產品在互聯網領域,主要是有技術實現門檻的產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盡管做作者決心寫一本關于安利產品發展的書,也制定詳細簡化。但隨著推進發現詳實完整的架構很難,再加上長期的和過去的產...
    2tackle閱讀 3,418評論 0 32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passiontim閱讀 173,589評論 25 708
  • 做淘寶真的要刷單么?那些所謂的七天螺旋,如果你一個新開的店,沒權重沒流量,不刷單哪來的螺旋給你? 淘寶大環境下,小...
    我是盼盼呢閱讀 9,767評論 1 16
  • “二十二”是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2014年調查顯示的在世“慰安婦”受害者數量,也是電影的片名,只是截止201...
    十各閱讀 190評論 0 0
  • 最近看到文章多的,眼睛就會自動不對焦,根本不想看,因為自己下意識覺得都是廢話,對于我來說不管用,無論文章寫的多好。...
    繁星天空閱讀 29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