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驢得水》前聽說是開心麻花出品作品,滿以為是喜劇,期待著哈哈大笑,已經準備了滿身笑肌,結果只是白白緊張一場,尼瑪,根本笑不出來好嘛!
滿屏人性悲哀,看得心都在顫抖,一個人的冷漠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人的冷漠與悲哀!
一.伊始純純的友善
《驢得水》中張一曼被校長幫助留了下來,在鄉村當一名教師。在一曼的記憶中有很快樂的一段時光,穿著新做好的校服,大家有說有笑,氣氛很和諧融洽。在她受辱的那一刻,回憶的就是這樣一段美好的畫面。
《狗鎮》深夜中伴隨著一聲槍響和幾聲狗吠,一個女孩格蕾絲闖入了這個平靜的小鎮,被這個小鎮里最帥氣的創作者湯姆“救了”下來。湯姆一眼就覺得她是屬于這里。
起初,面對這個不明身份的女孩兒大家都很質疑和擔憂,小鎮上的人對這個女孩的遭遇很蠻同情,為她提供住處,格蕾絲很努力去幫助所有人,人們慢慢接受她,對她還算彬彬有禮。
二.惡苗初抬頭
《驢得水》中,教育局來檢查,校長找一個路過的銅匠假冒,原因是呂得水并無其人而是校長為了養一頭驢,冒充老師向教育局申請補助,校長很怕東窗事發而學校關門大吉。
考察在全體老師的努力下,驚險過關,過關前的一項是給“呂得水先生”拍照,而這個銅匠扮演的老師堅決拒絕這樣做,他認為拍照會折壽。校長必須讓“呂得水”拍,這樣教育部的人才不會懷疑。在大家都束手無策時,一曼出面“讓我去“睡”服他。”在校長的默認下,任何人反對無效。一曼很成功,“睡”服了銅匠,教育部人走了,給呂得水老師每年,三萬元補助,整個學校支配這筆錢。
《狗鎮》槍聲再次響徹小鎮,一輛小汽車光臨這個偏僻的地方,幾個警察下來把一張通緝令貼在小鎮墻上,這個安靜的小鎮,又沸騰起來了。小鎮居民要把被通緝的她趕跑,她很喜歡這里的一切并不想走,為了留下來,她開始做許許多多永遠做不完的工作,人們認為就是她該做的,沒人感激她,為了完成更多的工作,她只能犧牲更多的個人時間。
三.悲劇升華
《驢得水》中美國慈善家每年給呂得水10萬元,發到學校只剩3萬元,教育部克扣了7萬元。慈善家特意來看“呂得水”老師,悲劇從此開始。起初校長有意讓不在校的呂得水上演出差的假象,哪知扮演過呂得水的銅匠帶著冒虎氣的媳婦突然回來了,虎媳婦非要找出跟銅匠搞過的女人才罷休,幾個男人無奈,只得讓一曼承認跟銅匠搞過,當銅匠不跟自己媳婦離開時,一曼故意說了一句狠話“你在我心里就是牲口。”銅匠氣走了。
慈善家到了,教育部領導找呂得水,銅匠突然穿著貂絨大衣出現了,所有人都求他配合扮演呂得水,銅匠拿起了架子,提了幾個要求:1.罵一曼,沒有人愿意這樣做,只有求婚被拒的裴魁山,一曼眼里淚水打轉。2.把一曼漂亮的卷發剪了,一直剪到露出了頭上的肌膚。她看到鏡子中的自己,嚇哭了。
張一曼在自己可能被強奸時,看到了曾經血氣方剛的周鐵男,縮在角落里,不敢反抗。
這一切使一曼進入瘋癲狀態,她把所有的恐懼都幻化為一種癲,她瘋了。
《狗鎮》她太累了,人們對她的態度致使她想離開。
她有一次逃跑的機會,可是司機違背了承諾,收了她的錢,侵犯她后,又把她帶了回來。小鎮上所有人都驚訝了,她居然想逃跑!這怎么可能?于是開了個小會,得出了一個結論,給她帶上了狗鏈,拴在重重的石頭上。
美麗純潔的格蕾絲成為了小鎮上所有人嘲笑的對象,漸漸的所有的男人夜晚都要偷偷到她的住處侵犯她,甚至是開頭救助過她的善良創作者湯姆,女人則去羞辱她,命令她看著自己心愛的物品被砸碎而不能流淚……
四.振聾發聵
一場鬧劇收場后,特派員被拘,學校正常開學,在校長為開學聚氣時,發現一曼沒來,而是傳來了一聲槍響……
湯姆在第一集接受了小汽車上男人的名片,用這個卡片上的聯系方式,找來了那個男人,湯姆以為自己會大賺一筆,原來這個男人是格蕾絲的爸爸。格蕾絲在小鎮受盡侮辱,還保存著對小鎮人們善良的一絲幻想,想保留著小鎮。可笑的湯姆,在最后一刻的爭辯,格蕾絲十分惱怒,父親幫助她,射殺小鎮人們,讓小鎮“從此消失”。
兩部劇直擊人性,只有以鮮血為祭方能結束鬧劇。莎士比亞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強者會肆無忌憚的犧牲欺凌弱者,讓人看得脊背發涼,對人性莫名陷入悲哀,屏幕外的我深感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