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五年前,我會對過去的自己說些什么?”這個話題早已不覺新,但卻屢屢被人提及。不論是因為對過去所犯錯誤的后悔還是對錯失美好的遺憾,其實都因人們對完美的追求。源于生物的基因,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人生,后悔和遺憾也永遠無法避免。我想很多人心里都清楚這一點,但即便如此還是更愿意相信,只要能彌補當時沒能處理好的事,就可以過的比現在更好。
因此,我該跟你——五年前的我——說些什么呢?我該不該勸阻你不要為了往游戲里充錢,而中午不吃飯,免得在體育課上餓暈;該不該告訴你,即使分了班,也要主動聯絡過往的同學,你不理關系關系就會疏遠你;該不該告訴你,離某些人遠一點,對某人多珍惜一點;該不該告訴你,什么公司會崛起,該投資什么賺大錢......
我記憶里有一句深刻的話,我想你應該也看到過——上帝想毀滅一個人,就讓他夢想成真。你應該對這句話挺迷惑,但配上查理·芒格的一句話,我想聰明如你一定會有感悟——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保險的方法,就是讓你自己配得上他。
對,我想把這些事情告訴你,可能會讓你少多做點傻事、少受到點傷害。但你配不上這些正確的決定。就好像你把正確答案抄到題目上,也不能代表你會做這個題目,而我不過是恰好知道這些題目的答案,恰好能告訴你罷了。
我想知道答案的你確實能做對眼前這道題,但以后人生再碰到與此類似的題,你又該如何處理?你還能等到答案嗎?你會因此以后碰到問題就想著怎么抄到答案嗎?人生不像考試,做對一次題目就能得到高分,人生是多次博弈的結果。因此,提高自己做題的能力,比占時得到漂亮的分數更重要。
如果這些錯誤能讓你長大,能提高你處理這些問題的能力,那么我為什么要阻止你去犯錯呢?年輕的最大的資本就是有犯錯的機會,不是嗎?所以大膽的去跑吧,摔倒了再站起來,再同一個地方少摔倒幾次就好了。
所以我不會告訴你會面對什么問題,你該怎么解決;不會告訴你,你該怎么做才能活的更好。但我還是有幾句話想說:
一、承認自己的渺小,不要總覺得自己很特殊,蕓蕓眾生你不過是其中一個。
二、不要想著如何求別人,凡事都先試著能不能通過控制自己來解決。
三、出現問題首先不要想著是誰的責任,而是想著該怎么解決問題。
四、多看書,比如先看看一課經濟學和把時間當做朋友。
嗯,大概就這么多。等等,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少做一些無聊的承諾,你這種行為很是麻煩我,很想跟你劃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