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以得到一切,她們卻必須抉擇。身為女子之痛,全世界的難題。反比關系存在不足為奇,如果擁有和諧美滿的家庭與實現人生的價值、理想并不沖突的話相信幾乎沒有人會不愿意。想知道我五十歲的時候這個世界會如何處理這種生來的不公。(P.S. 本來覺得也可以讓別人照顧啊但是小孩子就是煩,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3歲前最好不要脫離母親三天以上,而且需要非常多的陪伴。然后又回想起媽媽原來照顧我長大的時候,覺得要想消除這種問題還是需要穩定的工作保障。)
問題的關鍵點在于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司的逐利性與社會整體利益的矛盾。這種矛盾體現的方面也不止在這里,但先只說這一點。考慮女性有人身自由的地區,這些地方有著另外一些近似反比的關系:女性的自由選擇權越大,人口增長率越低。僅從社會整體利益考慮,充分的人口增長,社會年輕化會給整個社會帶來無盡的活力。相對于一個健康的新成員能給社會帶來的財富,一個母親為生育和孩子健康成長所付出的幾年時間實在是微不足道(考慮人一生的價值)。但是對于一個公司來說,負擔一個母親這樣做而不拋棄她的成本就過于巨大。一直相信解鈴還需系鈴人,政府和社會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不是制定更嚴的律令去強迫公司承擔原本由母親承擔的損失同時捂緊自己的錢包,而是給予當事公司充分的補償。具體的制度設計(補償的內容),平衡收支的方式(到底應該由誰來補償她們受到的損失,向誰征稅)就需要非常嚴謹詳盡的考證來支撐了。
從人道主義的角度考慮,女性是社會的成員,理應和其他成員一樣獲得自由,幸福和公平。所以這種補償也是一種福利,是社會對女性的尊重理解人格化的體現。? 另外我覺得補償公司的效果要比直接發錢好一萬倍,即便發錢也要經公司之手。(畢竟至少在發達國家很多人不差錢,要的是自我實現)。? ? 雖然從人道主義的角度考慮了一下,但是我一向認為解決潛在的利益沖突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方法。如果道德對人類的約束能達到讓人們拋棄自己最珍視的東西的程度,那么人類一定早就滅亡了。我講道理的三個信條:求實利,公正,不道德綁架。